作者:朱巧林 李慧 本文字数:2467
[摘 要]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两种方法,对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情况开展研究。经分析发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观念逐渐淡化。基于此,呼吁家长、教师和社会三方相结合把传统节日知识植根于学生心中。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节日;小学语文教育;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02-02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祖先留下的五千年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蕴藏着中华全部文明和智慧。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深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典籍汗牛充栋,内容庞杂浩繁,即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1]基于此,我们把传统节日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性研究作为一个切入点,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植被”。
二、中国传统节日情况现状调查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采取两种调研方法。第一种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前往小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取得宝贵的第一手数据,进而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第二种是文献调查法。通过研究人教版和语文S版语文教材,进一步了解当前在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的情况。我们用这两种调查方法科学全面地对中国传统节日情况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传统节日在语文教育中的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掌握湖南省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情况,我们分别在长沙高新区推山小学、长沙市望城区真人桥小学、常德市武陵区三岔路小学、常德市武陵区丹洲实验学校、常德市武陵区甘露寺小学、怀化市菁芜洲中心校、湘西州达岚镇中心完全小学、娄底市秀峰联校、吉首市龙山县第一小学、娄底市龙山县第五小学等十所学校发放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对传统佳节是否认同、了解程度、学习方法几个方面。调查对象涉及1213人。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家長卷和教师卷,其中发放学生卷534份,收回有效问卷528份,有效回收率为98.88%;发放家长卷558份,回收有效问卷539,有效回收率为96.59%;发放教师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7.33%。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对传统节日的认同程度不够
为了调查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我们设置了一些问题。
(1)下列节日你最喜欢哪种?
我们将选项分为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两大类,对其调查情况在家长、教师、学生中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如下:学生对传统节日喜爱程度为75.37%,对西方节日的喜爱程度为24.63%;家长对传统节日喜爱程度为94.41%,对西方节日的喜爱程度为5.59%;教师对传统节日喜爱程度为98.08%,对西方节日的喜爱程度为5.59%。
由以上数据可知,相比家长和教师,学生明显更喜欢西方节日。可见,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不够深入,还没有达到喜爱的程度。
(2)教师对目前大肆“崇洋媚外”过洋节的行为怎么看?
绝大部分的教师知道崇洋媚外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但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很正常或是徘徊犹豫。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不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摇摆不定,崇洋媚外却还不自知。
2.传统节日文化基础知识缺乏
针对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我们设有以下问题:
(1)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是关于中秋节的美丽传说,那么中秋节是哪一天呢?
有71%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还有29%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由此可见,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础知识还有所欠缺,对传统节日认识不深,了解程度尚浅。
(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由此我们知道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习俗还不是很清楚,传统佳节学习的意识也比较薄弱。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当前小学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对此问题,教师认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传统佳节知识素养不高都占了较大的比例,可见教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加深彼此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3.学习(引导)方式单一
当问及教学中通过何种措施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时,我们设了如下问题:您在教学中通过哪些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佳节知识?
由下图可知,“教师教”在教学中占了大多数比例,但教师的教总局限于课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手工时,,比例明显低于前三者,其他选项也只占了极少部分,说明课后学习传统节日文化渠道和学习模式单一且片面,从而导致认识不深,行动不足。
(二)关于传统节日在语文教育中的文献分析
我省目前主要采用的语文教材为人教版、语文S版教材,我们对这些版本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开展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整理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