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想引导,困境突破

2019-07-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磊 徐菲菲 本文字数:2661
   [摘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性上体现的现实意义不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效果,学生的公共性资源素质欠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质不高,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通过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公共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对公共价值的认可和理解,并分析如何构建公共领域的教育教学,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公共教育的困境,突出提高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76-02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一个公共性社会文明高度发展和快速进步的时代,公共性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公共性也必须是重点强调的教育趋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学生强调主流价值观、教育理论,从知识的共同点中提炼出具有公共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接受公共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公共素养,成为具有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公共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由于历史原因,公共性并没有进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大学生缺少理性看待事物的能力,对待公共事务也缺少基本的关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由此导致当前的许多大学生存在思维固化的问题,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对新兴的公共思维教育缺少参与的动力,大学生缺少公共意识以及公共责任成为当前推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大的阻碍,也是最大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信任危机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必然阶段,个人意识的觉醒使人们拥有追求个性化的权利和主体性。在个性张扬发展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对处在成長时期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既想独立地自我表达,又想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落后,现代化精神并没有完全地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现代化的理论以及政治制度以空话、套话以及大话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空洞和无效,大学生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现象,盲目地强调记忆理论和原则,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以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并不认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当前的教育体制缺乏信任。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基础的教育原则
  在现代化环境的催生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求改革和创新,进入传统与现代化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背离,首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高等教育呈现出了人才复制和同化,政治教育模式缺少个性和思维创新,秉持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但是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人才缺少创新性。其次,,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度重视事务,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下的教育模式以速度、数量以及效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点评,使大学生将思想政治学习当作事务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忽视了“人”的出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过度依赖工具,价值理念被边缘化,学生在思想政治理念践行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本原则,不再是追求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多地采用命令、灌输、批评甚至惩罚的方式,对大学生更多的是管理而不是教育。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价值异化的问题
  当前,现代社会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学生追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消费主义,这些行为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逻辑,异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理念,并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大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所适从、无法判断以及无法抉择,过分追逐名利,将分数和考证看作唯一进步的标准,完全忽视了个性、人格、价值、理性以及对人本质的思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度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教师过度重视知识的讲授,追求获奖、加分以及保研等功利性目的,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基本出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是解决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现实社会发展和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决大学生当前遇到的思想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日常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公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公共价值观,拓展公共领域的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一)完善和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公共教育
  借助公共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公共教育的阶段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能力,辅助学生建立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为公共事务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以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为此,教师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课堂教育内容与社会公众联系在一起,密切关注公共生活、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让学生在公共和团体的活动中关心他人,关注集体、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真正地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
  首先,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每一个学生分解思想政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形态领域,全面优化自已的综合素质,掌握社会人才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落实到自己日常的大学生活中,转化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将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公共生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
  其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设计展开公共性活动和价值引导,例如带领学生探究民主决策、协商、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事务参与等公共生活的执行流程以及社会意义,让大学生可以在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和理解主流价值观,还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重视每一个人的发展,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引导大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怀意识,进而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政治理念,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促进自我公共品质的提升和形成。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