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丹锋 李健 本文字数:2560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教育能够实现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从教育信息化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38-02
毛主席曾经寄语青年人:“这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朝气蓬勃。”这句话用来形容今日之校园也颇为贴切。以前的校园,一支粉笔纵横天下,而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也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让人不禁感叹:九万里风鹏正举,前景无限。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学生营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资源的优质整合,使学校的科研、教学、学习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
但是,所有的事情在最初起步和发展的时候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学校信息化发展也是如此。我们都能看到,学校信息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切只是局限于:教师播放PPT,学生观看幻灯片。这一时期,学校的信息化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科技的发展总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大力发展的同时,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再需要揣着一个U盘进课堂了,而是轻轻点击,即可进入共享课堂;不必再辛苦地查找学生分数了,上管理平台,一切一目了然。但是,在学校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老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工作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个现象。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仍然在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新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把学生也只是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得死板学得被动。这必然阻碍了学校信息化教育的长足发展。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针对这一情况,从思想上改变“重实科教育教学,轻信息化教育”的观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队伍必不可少。孙中山先生曾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对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新观念。按照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进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的管理层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加强广大教师的在职培训。比如,我校每年都会对新调人、聘任的教师在开学之初请专业的信息化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并且还定期开办信息技术培训班,让教师了解信息科学的前沿技术、最新动态;不仅如此,还把信息技术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持证上岗。通过培训,让广大教职工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的能力。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决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重视教育信息化。
其次,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每一个教师更应该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教师不仅要具有应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能力,而且要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头脑。教师要不断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不仅能获取信息、储存信息,更能够处理筛选信息、更新创造信息。
最后,打造一支高标准严要求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一支好的团队是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的保证。而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之所以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学校在考核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切实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教师。因此,面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职务、职称评定、地位、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对一线的信息化工作者,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让他们都有机会离岗进修、在职学习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教育时代。同时,建立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不断地推动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向前发展。
二、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发展不均衡
的确,对一个学校来说,软件和硬件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但目前,学校的信息化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配备、轻培训;重投入、轻管理”等一系列不良,現象。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预期很美好,实施很麻烦。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包括教育科研网建设、局域网信息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等,这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目前就校园的现状而言,在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这一块的现状却令人颇不满意。比如,我校目前没有专门的OA办公系统,只有一个QQ群,所有的通知、文件、资料等都在上面进行。比较重要的文件还是人手打印一份纸质的东西,还停留在传统办公模式,无法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所以在硬件建设方面,我校还应继续完善学校的三大工程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我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设。
并且,一个学校应该充分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一个学校的“校园网”是校园信息化实现的“奠基石”。学校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都提供了良好、便利的条件,也使广大师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新、最需要的信息,,大大便利了师生,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校园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在学校管理平台上,我们成功登录后,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政务管理”“办公事务”“教职工管理”等窗口进入并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研修”等窗口查找到为自己所用的东西;学生也有专门的登录路径和查询窗口,可谓是“键盘轻轻一敲,便知校园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