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蓉 本文字数:2660
[摘要]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在得到认同的同时,也招来一些诟病,区别于Gardner和Lambert的工具型动机,摒弃功利性的目的,主张话语权,既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功能,又使其成为母语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对英语的工具性作全新诠释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英语“工具意识”的途径,帮助学生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
[关键词]工具意识;英语语言;跨文化沟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36-03
对“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现代各个语言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解答,尽管各有侧重,但对语言“工具性”的认识已获得普遍认同,“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等,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媒介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当今,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作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我们所倡导的“工具意识”既遵循语言的本质和跨文化语用的基本原理,又对有效跨文化沟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应用符号学理论从元认知的角度分析语言的本质,认为三个符号体系即声符号、文字符号和语义符号,以及三个文化层次即表层可视文化、上层建筑文化和深层心理及观念文化组成语言代码系统,两套系统同置语境之中,相互影响并借助其他人体器官发出或者接受信息,完成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交际活动。因此,要顺利实现跨文化语用,交际双方必须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这便是跨文化语用的基本原理。培养语言的工具意识在解决有意识向“共享同一语言系统”靠拢这一问题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英语工具意识
当下,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成为广大教师的指导思想,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的工具性常常和应试相关,承认工具说就等于助长应试教育的风气,凸显英语的工具性,貌似和素质教育就背道而驰了,工具型动机实用性目的太强,过于功利。这明显是对英语工具性功能的狭隘认识,英语的工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应试,Gardner也指出,虽然整合型动机对英语学习的成果是绝对必要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工具型动机也可以成为习得语言的有效动机,两者,可以互相转换,互相促进。汤闻励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工具型动机要比整合型动机的作用大得多。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英语的工具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
(一)认知的工具
作为媒介,语言是连接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的桥梁,是人们可以进行操作去认知所指的能指透过语言认知世界是最常见和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所以语言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开发我们的认知能力才是值得探讨的;除了具象的认知,语言还是我们感知和认识抽象世界的一把钥匙,是语言将思维变成现实,使思维得以让人探知和理解;再者,语言作为认知的工具,最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人的意识的改造。当我们用语言对感性认识进行加L,将感知进行抽象概括,并用语言进行表达时,我们的认知能力就得到不断地提高,意识得到改造,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的学习者往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认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地进行认知情感及行为方面的调整。对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的认识先于对其本质的认识,这既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也有益于解决英语语言学习的困难,既然语言智力领域是学生的弱势领域,那么就需要发掘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实现两个领域的成功迁移,让学生更关注知识本身,真正学有所获,最终学以致用。
(二)交际的工具
交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相互沟通思想,协调行动,进行社会生产和生活,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交际方式,语言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正如列宁所言,语言就是用来交际的。因为较其他交际工具,语言具有诸多优势,如其功能的开放性,承载信息的无限性,适用领域的广阔性、普遍性,传递信息的便捷度、及时性、丰富性等,都是其他交际工具所无法企及的。英语是一门语言,作为全球通用语,英语更是承担着交流四面、沟通八方的重要任务。既然使用英语是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就该将注意力放在交际上,努力被人理解或者理解他人。根據相关研究表明,在我们的交际中,超过60%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行为传递的,此类“无声的语言”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常见。因此,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将学生注意力从英语语言习得迁移到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的交际目的上,结合非语言交际的认知和运用,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三)思维的工具
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通过形式和意义实现其交际功能,意义是本质的东西,没有意义的形式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表象,背后是深层的思想,交际沟通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语言,而是通过语言把握背后的思想和认知。既然语言揭示了人脑的行为过程,与文化和人的心理密不可分,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反映,那么通过研究语言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探究其所承载和反映的内容,让不同的文化语境可以最大限度地靠拢,最大限度消弭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利用英语这个工具探寻其背后隐秘的广阔世界,将大大延伸英语语言学习的空间,也是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必经之路。
(四)本国文化传播的工具
最初,人类创造出语言,并一直是语言的主人,,控制着语言。但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积累、发展成熟、强大,已经越来越脱离人类的控制而具有自主性,反而是人类越来越依赖由语言而沉淀下来的文明。或许有一天,语言会反过来控制人,引导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变成独立的“自我”。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英语全球化也给大家带来了焦虑,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本民族语言的保护问题。英语对我国汉语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年轻的英语学习者模仿英美,母语能力弱化,民族认同感降低,故而在对外交流中形成了单向交流模式,“文化逆差”严重。在尊重英语语言独立性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中,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强调习人之长,为己之用的重要性,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这样既是保护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最有效途径,也能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避免出现上述“本国文化失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