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新时期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探

2019-07-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于海云 王志军 于海立 本文字数:2459
   [摘要]专业实训技能属于一种综合能力。专业实训技能就是在自身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整合。重点对新时期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职业技能;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84-02
  一、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实训教学的开设符合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需要,专业能力属于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具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依照用人单位的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强化,对于不同时代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各不相同,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在校期间,只有进行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发挥学生职业能力,符合社会的具体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水利工程专业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单单包含了其专业的技能,还包含了创新的能力、动手能力及表达的能力等。只能对专业课程进行实训教学改革,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不单单需要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完善,还需要重视实践的环节,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
  二、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存的问题
  (一)高校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传统的教学要求的影响,高校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往往重文化教育,而不重视实践教育,重视专业课程的开设,而不重视通识课程的开设,这种情况非常广泛。在设置课堂体系的过程中无法与当前社会要求相吻合,导致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很难体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较为单一,通过大课堂的方式进行团体授课,缺乏探究式、实践式的教学模式,对素质类教育课程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更无法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高校教师结构不够合理
  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主要是由一些辅导员担任的,很多辅导员较为年轻,工作经验不丰富,缺乏实践经验,一些教师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指导。
  (三)大学生专业实践不够充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组成,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深化学习,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我,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较少,很多高校尽管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是内容主要在敬老、扶贫、支教、扫盲等相关事务方面,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当前条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产生了学生参与度不足、经费不足以及认识不足等问题,,对专业实践的深化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导致学无法致用等情况的出现,在学校,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在就业的过程中很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究
  (一)基于岗位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需要以水利工程项目为主要载体,以专业实训教学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将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课程相结合,利用水利工程整体课程的学习及实训工作,对学生的造价施工、监理等相关能力进行培养,依照学生在职业工程能力和就业岗位方面的要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确认,并且引入相关的企业技能标准,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对应的岗位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上岗能力,以水利行业的要求为基础,与企业联合共同设立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教材及教学资源要求
  依照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及水利工程行业的标准,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共同进行教材的编写,并且进一步结合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相融合,确保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及较高的技术含量,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且面向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教师、学生等四类用户,全面拓展课程内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加强素材资源的融入,符合水利工程行业相关人员的学习需要,并且加强企业职工的培训。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需要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模式,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共享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自学式、交互式研讨式、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小组研讨法、案例教学法等相关操作方法,加强教学做的统一,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具体需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这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其次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优选和细分,强化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第三种是重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让一体化教学具有更充分的实践价值。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一致性,防止漫无目的的参观以及一些浅尝辄止的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一定要融入一些新工艺新技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需要以改革的具体要求为基础,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需要重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另外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需要共同研讨,对实训室的设置方案进行研究,聘请专]的行业内专家,论证实训室建设的方案,融入企业元素,并且与企业的能工巧匠一起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制定相应的考核操作要求,编写实训指导书,对实训基地的相关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技能人员进行培养,与此同时需要将师资力量充分的挖掘出来,积极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选派丰富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企业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让校企共建模式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