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司彦 林有彪 游锦城 本文字数:2558
[摘要]教育部于2014年开始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园林园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采取“边试点边研究”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近年来,大型园林企业在工程管理领城逐渐采用EPC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模式,高校现代学徒制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基于EPC模型进行学徒课程改革,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三部分。教学内容引入EPC模式改革内容;教学模式选用“CDIO+E”工程教育信息化项目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按EPC部门分组并模拟完成EPC项目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评价采用移动网络平台反馈和多方评价等改革措施。课程改革实践效果较好,得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一致好评。
[关键词]EPC模式;现代学徒制;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89-03
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如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和《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住建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6]93号)等”,EPC模式逐渐呈现出取代传统项目管理DBB模式的趋势,成为具有全功能工程承包能力的大型园林企业首选的工程模式网。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内容成为园林园艺类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重点。
一、園林工程项目管理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应园林施工员岗位。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项目从构思到竣工所经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局部复杂工程过程的管理能力。传统的项目管理DBB模式(Design-Bid Build,设计一招标一建造)和新兴的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一采购一施工)等均为目前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园林工程项目的DBB模式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一招标一建造的顺序进行,一个阶段结束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工程项目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EPC模式,又称为“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包商不仅负责设计,而是负责整个建设工程的全部内容和责任,其实施过程分为投标阶段、设计深化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承包商通过对项目的整体把控,对项目进行集成管理。两种行业内主要的管理模式差别较大。
目前大部分院校该课程基于传统项目管理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对目前项目管理的各种模式如DBB模式、CM模式BOT模式、DBM模式PMC模式、EPC模式Partnering模式等面面俱到进行阐述,缺乏重点实训和深入分析。学生对目前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EPC模式一知半解,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EPC施工管理全过程,导致进入施工管理岗位后不能马上适应岗位任务,未能与行业发展形势匹配。这主要是因为EPC模式作为新出现的管理方式,目前理论研究尚薄弱,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较少,项目管理教材中相关部分内容缺乏,需要校企双方导师团队共同努力,院校方帮助企业一线实践工程师及时归纳整理经验教训,修编适用于EPC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学徒制教材,为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双主体”教学特点和优势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教育部2014年提出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中,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学生兼有“双重身份”学习,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高职现代学徒制班学生第1学期以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其余5个学期以在岗学习专业核心技能为主。《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在第3、4学期,教学地点位于企业。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便利的教学环境,能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企业工程教育文化,学生能在真实项目工作情境中进行工程管理学习,学和做同时进行,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岗位需求。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课程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企业导师周一至四在岗位进行项目实践指导,负责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任务,学校导师周五、六为学徒生进行集中理论教学,负责课程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任务。通过“双导师”的课程教学团队和企业真实工作情景,有效解决普通教学模式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三、“CDIO+E”工程教育信息化情景教学模式构建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形式进行,采取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情景教学探索,与项目实践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
(一)校企“双导师”组成“课程组”,开展课程教学设计
职业院校导师教学理论水平较高,企业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双方采用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组”研讨的方式,先由企业导师列出实际项目管理中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院校导师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教学安排,根据高职学生的理解力,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情景、教学任务,最后双方共同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项目教学以企业导师为主,院校教师为辅进行。
(二)课程内容情景教学模式构建
课程学习重点为DBB模式和EPC模式。课程共64课时,,两种模式各占32课时。在具体教学中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示整个工程管理流程,然后结合具体项目进行仿真管理实训。鉴于DBB模式教学已较为成熟,以下重点讲述EPC模式模块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