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志钊 赵慧娜 本文字数:2462
[摘要]在中央大力倡导和推动实施“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背景下,各级地方加大资助贫困生解决学业和经济上困难的力度,但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外界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关注,从分析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现状入手,着力探究解决其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16-02
自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国家加大扶贫力度,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迅猛增加,高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趋势增大,就业方面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强调,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而高職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业难的现象不容乐观,这给高职贫困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它不仅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顺利毕业,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高职贫困生当今就业心理状况及对策,做好人才培养和心理疏导,帮助其顺利就业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成因分析
(一)外部压力
从教育部获悉,2018届我国大学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创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竞争环境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岗位对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要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学校的专业教育与实时的社会需求匹配度不够一致,也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和难度。
(二)家庭压力
家庭的经济压力和过高的期望增加了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负担,特殊的家庭环境的教育方式缺少对高职贫困生的关爱、沟通,更谈不上心理疏导,这也影响了高职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二、高职贫困生自身就业心理特点
(一)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自主意识增强,就业取向更加多元化,就业目标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对高职贫困生来说,自身家庭、生活压力和学历程度的限制,增大了其适应新的就业心理的难度。
(二)心理问题
1.缺乏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高职贫困生缺乏很好的自我认知,没有根据自身高职特点和优势做好职业规划,没能制订合理的就业计划和目标,对前途感到迷茫。高职贫困生就业视野不够宽广,盲目寻找工作,急于摆脱自身目前的经济状况,但承受挫折能力弱,自我效能感低,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导致就业心理压力过大。
2.虚荣(攀比)
部分高职贫困生虚荣心强,急于求成,工作不踏实,渴望早日摆脱困境,改变命运,想找到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到偏远或者基层单位工作,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盲目地与人相比较,忽略自身的特点优势和现实情况,盲目地追求较高的目标,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值过高,影响他们后期的职业选择,也不利于他们的职业规划发展。
3.自卑、孤僻
自卑是高职贫困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自信心缺乏的心理表现:(1)认为自己毕业于专科院校,,学历不如本科生,对自己的专业水平缺乏信心。(2)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我封闭,自我评价低,觉得与其他人相比,自己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弱,又怕被人看不起。(3)多次求职上的挫折失败会大大打击其自身的自信心,同时又未能很好地总结自身问题和调适自身心理,导致他们在择业中表现出被动消极行为,这种心理状态对高职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长时间未能得到很好的疏导,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消极情绪,如不思进取听天由命。
4.紧张焦虑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对高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为自己的生活和学费担忧,又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没把握,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
5.人际关系困难
由于自卑心理,导致高职贫困生有较严重的防备心理,不信任别人,人际关系紧张,导致人际关系网未能很好地建立,导致缺乏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部分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也不利于他们在应聘求职时的发挥。
6.嫉妒
部分高职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产生嫉妒敌视的心理现象,把别人的优势视为自已的威胁,看到其他同学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其他同学的成功,心理感到不平衡,增加心理内心的痛苦,同时在职场上遇到挫折,各种负面情绪结合在一起,时间长了这种情感便内化成嫉妒敌视的情绪。
三、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对策
(一)社会
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国家、社会对贫困的学生开展物质、经济帮扶,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环境,给贫困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和经济保障。
(二)学校
1.加强应聘求职技巧训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在大学期间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召开企业家讲坛、贫困大学生专题座谈会、沙龙会或模拟招聘会,帮助他们修改简历,为他们提供参与就业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应聘技巧和职业道德素质,适应公关礼仪和待人接物的原则。其次,帮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开发自身潜能,突出自身特长,引导高职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提供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竞争中的勇气,克服自身弱点,接纳自己,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鼓励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乐于到基层锻炼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