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朝阳 本文字数:2612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的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人口、国土、经济、社会、文化等关乎民生的方方面面因素,其目标在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乡村振兴不仅重要,而且困难,当前乡村社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义性缺乏、组织性不足、前瞻性不够、创造性阻抑,需要有强大的动力和积极的作为,需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以发挥人才与技术作为资源和动力的作用。根据劳动分工不同需对不同劳动者分别施以不同的技术教育:领导者--知技术”、管理者--“ 懂技术”、技术师--“会技术”、操作工--“干技术”。在技術教育的同时还要培育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和促进人才与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现有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同时,也要面向未来的涉农劳动者开展系统全面而优质的教育,以保障乡村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36-03
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脱贫,两个十五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其难点在“三农”。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通过对乡村发展比较成功的几个样本中的领导者、投资人、项目运营者、劳动者和当地村民的访谈,附之现场观察和资料查询,发现乡村振兴中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律,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的要义,
乡村振兴之所以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人口因素:乡村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于40%,而与他们通过亲缘关系相联系起来的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达80%以上。就中国国情而言,即使到了现代化阶段,乡村人口也不应低于40%。就目前而言,70%贫困人口的在乡村,因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国土因素:中国80%的可利用国土在乡村,发挥着巨大且不可替代的环境与生态功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利用这些国土,是保持和改善水、气、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3)经济因素:粮、油、肉、蛋、奶,菜、果、茶、蜜、药等作为生存的必需品,既要有对十三亿人的数量保证,又要有事关健康的质量保证。(4)社会因素:广“大乡村是否安全和稳定、公平和正义清洁和美丽、乐业和幸福不仅是国家的关怀,更是全国人民的需要。(5)文化因素:乡村是乡韵、乡情、乡风的保留地,是传统文化根脉的延伸空间,记得住乡愁,愈来愈成为现代社会人的需求。
乡村振兴追求的目标:富强,即以农业为主题的经济发达,劳动者收入丰厚,居民生活幸福;民主,即组织有效力,党的领导有力,村民自治有效,企业管理有序,社团组织有作为,乡民有尊严,弱势群体得到有效照拂;文明,即乡风优良,乡韵浓郁,乡情友好,有效遏制黑恶势力.不良宗教、腐败分子的危害;和谐,即人际互惠,产业合理,生态友好;美丽,即村容整洁,健康卫生,,环境友好,生态增益。
然而,不容讳言,乡村社会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中还存在着持续恶化的问题。据笔者的观察,目前乡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1)公义性缺乏,原有的乡土美德正在流失,如亲情、孝道、义气、互助怜悯、谦让、敬畏、勤劳等;而一些陋习恶俗则有增无减,势利、小气、逐利、凌弱、盲从、铤险、懒惰等,不良宗教蔓延,传销、赌博、偷窃、作假、破坏环境者比比皆是。(2)组织性不足,领导力量弱,团队意识差,有的乡村干部住在城市,有的挂职干部只“挂”不“职”(3)前瞻性不够,目光短浅,视野不足,混混日子者很多,’拆二代”麻将度日者有之,父母勤劳致富,子女四体不勤者有之。(4)创造性阻抑,知识缺失,好学者追逐应试,厌学者丢书弃学;开拓创新的动力不强,信心不足,协作不力。笔者访某偏远山区一农民,他困惑,“机械耕种我不会,水牛被你们城市人买的价格高不可攀,我又用不起”,当今社会这种现状令他原先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难以为继。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而农业的发展须体现现代农业的特征才能发挥“振兴”的作用。乡村振兴不仅重要,而且困难,需要有强大的动力和积极的作为。
二、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
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最关键的要素是有科学决策能力的带头人,他们或者是当地成长起来或党和政府派来的乡村干部,或者是来乡村创业的企业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全局的视野、爱乡的情怀、奋斗的意志以及精明的头脑。当然,与带头人共同奋斗的管理队伍和劳动力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也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科学决策的能力,即对项目、人力和技术的选择和运用能力,而能够接地气,面向具体对象创新是其中的核心。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资源特征各有不同,其所依托的内生和外生动力各有不同。最优的项目选择是充分开发地方优势的项目,是集成创新的结果,如A先生,在一片原为劳改农场的近乎荒废的湿地建立了青虾养殖基地,致富一方;拥有海外经历并事业成功的经济学博士B先生回到家乡溧阳,把一片大山开发成国际水准的旅游、休闲和生态保护园区;或与传统产业或地方文化相关联,溧阳C先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溧阳白芹生产的机械化;创出新业态,武进孟河镇D先生挖掘了中医、乱针绣、齐梁等地方文化要素,建起文产融合,国际交流的“小黄山艺术馆”;或与目标市场对应,金坛E先生创业成功,事业有成,回乡创业,面向养老产业,开发山地1600亩建设“怡园”。这些项目的共同特征是发挥当地优势,吸纳当地人优质就业,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是成熟适切有效的技术。技术必须是成熟技术,F先生为生产当地特产乌饭树苗木,扦插两万多株,成活无几,直到请来省林科院专家,通过组织培养解决了繁殖问题;技术必须是成套技术,C先生的白芹生产六大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才得以成功;必须是适切技术,苏北某螃蟹养殖区请来大牌专家讲螃蟹养殖,村民说:“非常感谢专家,专家讲得很好,但他讲的是海水养殖,我们这里是淡水”;同时,也必须是落地生根的可推广便使用技术,让使用者能学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