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杨红 祝军权 吴渝 罗志 张小威 王约发 本文字数:2918
[摘要]现代化学徒制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主要倡导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协同跨区城多方育人是充分发挥政府、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各方资源共同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和全能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主要分析跨区域多方协同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及措施,予以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46-02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主要教育模式,比如美国的合作性学徒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当前我国从2012年教育部门正式提出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到现今已经有六年之久了,在这六年中,我国教育部门又分别出台了有关促进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在该教育模式的促进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存在很多缺陷,我国的学徒制大多数都是由师父作为指导,在企业传授经验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并非是在正统教育机构进行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我国学徒制没有得到正统教育的管理,,从而直接导致我国学徒制存在缺陷。相关学者提出进行跨区域多方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政府和职业院校的资源,从而能够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现代学徒制跨区域多方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现代学徒制跨区域多方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中间媒介,有效联合企业、政府以及职业院校三方的各种资源,发挥其自身优势,采取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学徒式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现代学徒制跨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如上图所示。在该构架图当中所展示的围绕中间媒介所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把职业院校、政府机构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和行业组织进行有效的结合,职业院校的学生借助跨区域多方协同育人中心在学校与企业当中进行双主体学习和训练,在学校中获取理论知识,在企业中获取实践操作经验和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对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职业道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很多的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这个问题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第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就业岗位,第二方面是企业单位很难招聘到相对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之间就会存在着自身信息的不对称等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出现。
(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模糊
我国目前有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还是在使用营销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培养模式,其目的在于把学徒培养成善于营销和精通计算机的全面型人才。但是,在这种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培训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现实社会中企业的需要。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以及学生的成熟度都不能符合现代化企业单位的需求,从而会使职业院校所毕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相对应的工作等问题。
(二)职业院校学生缺少实训教学
有很多职业院校对各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地实践仍然停留在学校里面的模拟教学以及实验室的教学之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软件平台都开放了对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但是,因为很多职业院校缺少实践的真实项目,学校的教师有很多没有各专业实践项目的经验,所以,会导致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还留在学院里的软件模拟阶段中,会直接导致在学院中的实训内容与现实中的企业单位实际操作的不相符,严重脱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具体需求,导致企业所需专业与学生所学的内容严重不匹配。
(三)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脱节严重
职院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极为重视,有很多学校只是教会了学生怎样去理解理论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确实没有涉及具体的操作。目前,我国有很多职业院校的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都还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直接导致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不给予重视。在对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实践操作技术都是属于重点,然而这些技能的获取并不是单纯依靠在课堂上讲述的那些理论知识可以得到的。在职业院校中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走向实践,融入企业实践生产一线操作中去。近几年,我国有很多职业院校都不断重视职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都在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实践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落实期间,因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力量和师资力量的不完善,从而导致了一体化实践教学很难得到开展,这种情况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
(四)职业院校各专业学徒专业技能知识不充足
职业院校中各个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使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各专业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怎样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这样能够让各专业的书本知识充分运用在各专业的实训操作中,但是我国有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没有充足的经验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操作当中,这样就会让我国职业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不充足。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我国职业院校严重缺乏专业能力优秀的教学师资力量。这种情况的出现会直接导致我国的职业院校在实训教学期间缺少优秀的实训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实训操作,从而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企业单位中的发展机会。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有约束力的企业经济利益保障機制
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是否能够保持长期有效合作关系就是要取决于该种合作关系是否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这对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建立健全有约束企业经济利益的保证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和职业院校保持长期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实践,校外企业可以从职业院校中获得优秀的人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在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和技术成果转化中也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而直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进一步去吸引企业参加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训,相关地方政府是可以规定生产条件优质的企业来为职业院校所服务的,然后通过设立相关的职业教育企业合作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制定某些优惠政策来建立健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经济利益保障机制。比如,对那些参加了校企合作的企业,其实可以根据企业所接收学生数量以及耗费企业生产实践材料的费用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若是企业在职业教育事业公益性的捐赠方面出现员工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和使用,那么可以按照当地政府相关制度在计算企业纳税所得额度之后给予一定的扣除,这样也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自身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