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丽丽 本文字数:2687
[摘 要]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改变该课程中“重理论、偏实践”的教学理念,将项目教学模式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的特点和背景,提出项目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必要性,并建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内容。结合活动区的空间规划教学案例,阐述项目教学运用在该课程的基本程序以及为支持项目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模式;学前教育;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82-02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的特点和背景
近年来,有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受到国家、社会以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许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開始审视已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并一致认为,当前急需加强未来人才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建设上要有操作性。“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是各高校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且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幼儿园环境创设和游戏空间设计两方面阐明了“掌握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方法”,,“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较强的环境创设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幼儿园教育实践场地必备的素质,更是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虽然各高校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并在课程目标中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环境创设实践能力,但是该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认知课程形式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性活动,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掌握了书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但在环境创设方面的实际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重理论、偏实践”的教学现状,本研究将项目教学模式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完成而展开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通过项目来呈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预先设计项目、练习和强化本阶段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团结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二、建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实践教学项目
提供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材料,是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要求。“掌握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方法”,强调“创设”“利用”环境“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中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环境创设的实践能力培养是该课程重点需要把握的目标。因此,本研究将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出与各模块知识点相关的创新应用实践项目(见下图所示)。该部分的实践教学项目确立是建立在学生对幼儿园教育环境已经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项目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户外环境、室内环境以及特色环境创设。班级是幼儿园的“细胞”,室内班级环境的空间规划与环境创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更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所以在实践项目环节,室内班级的环境创设作为重点项目来展开。
三、项目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案例解析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在前两年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该课程的理论学习集中部分,对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在具体的班级活动区环境创设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通过具体的项目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活动区是活动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区活动(区域活动)是由教师提供适宜的活动场地和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发现、讨论等方式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互动形式。因此,在该项目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班级活动区空间规划的要求基本上,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班级活动区空间,并且在该实践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幼儿教师所需的良好品质。活动区的空间规划项目教学实施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任务、制订计划、项目实施、学习评价四个部分。
(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确定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在活动区的空间规划项目教学中,确定了具体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活动区的类型和功能;掌握活动区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完成活动区环境创设的设计图。该项目任务的确定是以活动区环境创设教学内容为依据,包含活动区空间规划的基本教学知识点,通过完成设计图为最终项目任务,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且该任务切合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需求。
(二)制订计划
活动区的空间规划项目任务确定后,进行项目分组,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该环节向学生提供与活动区环境创设相关的参考学习资料,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搜集与活动区环境创设相关的信息,做好前期准备阶段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小组成员通过研究讨论,围绕活动区的空间规划项目任务要求,制订一套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
(三)组织实施
该环节主要分为两个活动阶段:(1)设计图成果展示。每一组通过前期对活动区的空间规划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后,分别设计出相应的设计图,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成果。教师针对每组的设计图提出相应的建议,小组之间进行相互学习。(2)活动区空间规划项目实施。在第一阶段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选出较出色的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模拟实训室进行活动区环境创设的项目实施,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地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