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引进专家工作室,创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型实验室研

2019-08-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文松 张琳琳 本文字数:2580
  [摘           要]  高等学校实验室拥有较充足的教学空间、设备与设施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校外专家都是行业领头人,掌握着全面而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引进校外专家进入高校实验室主持工作室教学,既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又能让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解决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问题,让教学与创业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关    键   词]  专家工作室;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型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16-02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背景与现状
   工作室教学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的重要模式,尤其在欧洲,工作室教学模式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建校初期就进行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创建了各种专业工作室,如陶瓷、摄影、木工、金工、纺织等。包豪斯设计学院同时引进了一批知名的设计师与艺术家参与到工作室中,将设计课程建立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学生脱离纯粹的理论学习,从实践中进行创造能力与技能的培养[1]。
   近十几年,中国大学扩招后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显现,已日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方式,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就业途径,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2],如,允许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大学生创业免税等。
   尽管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资金与政策支持,各大学也都在探索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大学生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毕业后适应社会与工作的能力不足[3]。现在的大学教育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与就业能力脱节;学生学业松懈,基本处于严进宽出的状态;毕业班学生穷尽一年的时间漫无边际地寻找工作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就对当今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现今的大学教育需要以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而我们所倡导的引进专家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同时也会很好地解决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问题,,给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一个良好接口平台,使大学课堂教学与创业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目前,一些私立大学引进专家工作室,除了因为私立大学师资不足以外,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对高校师资的配备提出了新要求。现在的公办大学极少引进校外专家工作室,主要是因为公办大学多年来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且有较充足的师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办大学的师资与教学缺陷已逐步显现出来,社会资源的补充是大学教育的必然探索路径。
   二、引进专家工作室的模式建构
   校外专家包括设计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程师、行业专家、行业精英等,他们经历过较多且重大的实际工程项目磨砺,有着丰富的实际工程与项目的经验,掌握着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技术与技能,理论知识也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校外专家还掌握着最前沿的信息,他们知道社会需要什么,知道行业需要什么,知道哪些知识与技能是紧缺的,知道什么是最实用的[4]。同时,他们还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经历了创业的磨砺。
   十几年的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各高校在实验室的场地、设备、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已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实验室建设规模成为体现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展示窗口。同时,实验室已成为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结合的重要舞台。
   高等学校实验室拥有较充足的教学空间、教学设备与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建立专家工作室的良好条件。同时,专家工作室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高校实验教学资源,能够使课程更好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高校实践教学水平。
   引进专家工作室的具体模式:
   1.根據专业设置与专业需求,邀请不同专业的校外专家进入高校实验室,形成系统的专家工作室体系。
   2.形成完善的专家工作室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因专家都有本职工作,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高校教学,需要根据专家的时间进行教学安排,同时又不能违背高校的教学规律。
   3.实现以专家工作室为基本运行单位进行课程安排,专家工作室的课程根据专家的项目来安排,根据专业的整体定位来确定教学的相关环节。
   4.实现高校课程与企业项目的有机结合,将企业项目融入教学,专家工作室的课程围绕企业项目进行,项目的进行就是课程的开展,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知识、验证知识。
   5.专家工作室与公司、设计院所等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企业需要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条件,高校需要企业的项目实践,企业与高校通过专家工作室得到提高与进步。
   6.产学研的结合是当今高校的发展趋势,高校通过专家工作室实现产、学、研三者的紧密结合,解决了高校产学研中最难实现的“产”的教学目标。
   7.高校通过专家工作室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体验,专家工作室是大学生创业体验的具体途径,是大学生创业的体验平台。
   三、专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措施
   利用高校实验室环境与条件,根据专业需要在实验室设立若干专家工作室,邀请相关专业方向的专家,工作室有固定场所和相应教学设备设施。由1名专家携1~2名青年教师组建一个工作室,一个专业形成一个工作室群,能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形成良好的支撑。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