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2019-08-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凯 本文字数:2599
  [摘           要]  高校体育场馆在高校基础设施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是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也是体育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因而实行有效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十分必要。在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为管理效果及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应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为体育场馆更好的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与保证,进而使体育场馆的作用能够得以更好地发挥,实现其应有价值及功能。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20-02
   目前,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成为必然需求及任务,而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运营管理模式属于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作为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从而使运营管理模式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使运营管理得到理想效果。
   一、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
   (一)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及运营管理手段单一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内部体育场馆是依据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及体育竞赛要求加以建设的,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从教学、竞赛及训练要求等方面考虑,故而规模相对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并且标准比较低,无法承接大型运动会及比赛。另外,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数年代比较久远,且受资金方面影响,通常设施比较简陋,相关设备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且比较缺乏配套服务设置,实际功能比较单一,实际有效利用率比较低。另外,运营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收费系统中仅选择现金结账方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通常只设置单次运动、单次收费方式,月卡、季卡及年卡等办理方式仍缺乏,且运动辅导班模式缺乏,同时开展的体育联赛也比较少。所以,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上缺乏较强竞争力,欠缺经营型管理方式,自我发展能力及自我生存能力比较差。
   (二)专业化运营管理人员缺乏
   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运营管理人员为关键影响因素,也是主要的执行人员,在保证具备一定量专业运营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得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就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实际情况而言,专业运营管理人员仍旧比较缺乏,大部分高校都是由体育教学部门执行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导致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方面而言,体育教学部门工作人员还需要执行体育教学教研工作,缺乏充足时间及精力投入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中,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缺乏深入研究,从而使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而言,体育教学部门工作人员不具备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很难有效落实运营管理工作,导致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影响其发展。
   (三)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
   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而言,其目的主要就是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内部的体育场馆使用率及利用率均比较低。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基本建设于高校内部,受到校园管理影响,对外开放率相对比较低。同时,由于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限制,致使其实际利用率相对比较低。另一方面,有些高校为能够使体育场馆维护成本降低,往往会将场馆的使用次数减少,以使损耗能够降低,使维护成本能够得以减少。另外,有些高校未能够对场馆内体育器材进行及时维护,对于损坏的一些器材,往往将其闲置处理,从而导致体育器材使用率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有些高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比较少,甚至完全不对外开放,导致体育场馆的使用率比较低,有些高校体育场馆即便能够运营使用,也仅仅开放几个小时,并无实质性作用。所以,在目前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其使用率及利用率仍旧比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及资源闲置情况十分严重,这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行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致使高校体育场馆发展受到影响。
   二、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
   (一)高校联合政府运营管理模式
   作为高校,可通过报纸、电视及网络等相关媒体加强对外宣传,使自身影响力得以提升,对于政府部门所举办的一些体育赛事应主动承办,同时,高校与政府部门可主动进行沟通对接,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时能够优先考虑高校体育场馆。高校与政府部门联合对高校体育场馆实行运营管理,可减少政府开支,特别是能够避免举办临时比赛而需要新建场馆情况的发生,同时能够提供更多机会及条件,使高校体育场馆实现有效利用,提升其利用率。为能够使这一运营管理模式得以更好地实现,高校应对以下几点加强注意。首先,高校应不断对体育场馆加强硬件建设,从而为比赛的开展提供理想环境及条件,保证场馆、场地以及有关配套设施能够满足比赛要求。其次,高校可利用自身师资优势,向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提供优质专业服务。再次,高校应积极实现自主创新,可组织在校大学生成立服务小队,在比赛之外,可合理利用体育场馆,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运动员业余生活。在高校与政府联合对体育场馆进行运营管理模式下,可减少政府在比赛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在政府支持下高校也能够具备各种体育赛事承办的优先权,可使体育场馆利用率得以有效提高,促使高校体育场馆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可使高校社会影响力得以有效提升。在这种运营管理模式下,可使體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效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实现资源优化。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政府赛事承办方面,高校需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同时,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及体育资源利用,应当以学校师生需求得到满足为主,不能由于承办比赛而将体育场馆长期关闭,也不能由于承办比赛而使正常体育教学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高校体育场馆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其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