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代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路径探究

2019-08-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彦 年文韬 本文字数:2762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育人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培养高素质、高觉悟的优秀人才。民办院校作为公办高校的重要补充和薄弱一环,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就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院校如何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展开研究,并探究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传播路径,做好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工作。
  [关    键   词]  新时代;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98-03
   一、新时代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传播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多地依赖课堂教学,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当中更注重的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本以及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理论内涵,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健全的人格。在当前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多元思想,有的甚至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悖,很多青年学生意志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因此就不能够自发地去学习,造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够深入,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新时代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书籍以外,还有海量网页、视频网站、应用APP等,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型社交媒体涌现,教师教学也大多借助多媒体完成,这些都极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传播方式的改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与视野,但也影响到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过程当中迷失。为了做好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新兴传播手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这些改变。
   (二)语言环境的改变
   语言是承载思想的载体之一,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现代化传媒也在为语言提速。目前为止,近七成人都在每天使用互联网,一些“新詞”“热词”层出不穷,大家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以往民办院校的思政教学课程中都会怀抱一种崇拜的心情,用严谨的语言去描述其思想内涵。但现阶段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许多学生会认为过去的教学模式太过枯燥,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使用一些新奇的词汇代替马克思理论中心词汇,虽然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比较浅显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其思想传播的正确程度却值得怀疑。加之外语学习人数持续上升,大学生接触到更多西方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新时代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要求  (一)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就是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传播的时候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不能仅局限课本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1]。内容创新的意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生活化,将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当中得到的经验转化为课堂知识教育引导学生。
   (二)语言创新
   语言创新需要高校教师在能够准确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内涵的前提下,将语言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具有一定抽象性,因此需要语言的包装与解释,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方式会使抽象化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然在教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年龄区别对待,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机制创新
   在传播机制上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为主及德育部门开展单一讲座教学的孤立局面,而是要融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多个部门联动,打造全新的传播机制和模式。例如,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易班平台、空中课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化学习的内容,拓展学习的方式,扩大学习人数。应该将传统学习方法与现阶段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同时,德育社科部还应联合学校学工部、团委、党办宣传办公室等部门形成联动传播新模式,而不是唱独角戏。
   三、构建新时代民办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路径
   (一)提升教师素质,培育正确价值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撑起中国未来的新一代,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发展需要格外关心和重视。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现阶段许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对未来迷茫,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力军,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先信其道。要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把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经调查走访发现,民办院校在教师素质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多所学校招聘录用上也会存在把关不严,在上海民办高校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自己都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懂、真信,难免在传播过程中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民办院校人员流动性大,招录过程中往往注重是否能做到及时上岗,或者是否对学校专业有所涉猎,思政专业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在录用中往往不受领导青睐,学校大量的思政辅导员并非思政专业出身,他们自己对马克思主义都一知半解,又如何能承担传播使命,更别提发展好马克思主义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