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漆翔 陈玲 周林军 文申柳 张勇 本文字数:2584
[摘 要] 以高职院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引入市级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建设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條具有特色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一套科学、合理且有效的专业人才解决方案。该项目成果对高职院校各相关专业如何与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内涵建设和协同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56-04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列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国家高技能人培养计划》鼓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选拔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近年来,各地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培育和创建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依托职业院校为主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蓬勃发展,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师学院等都在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
依托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张勇(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7年12月经泸州市评审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一年的运营中,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一、传统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会不断增强,但是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却普遍存在严重的不足。高等职业院校承载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成败。因此,对高职教师队伍的要求大大提高,一支素质过硬,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储备,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以下简称焊接)专业是一门技术技能性强、知识面相对集中的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较少,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有限,但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特种设备行业加强了管理和监督,同时大量外资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的涌进,使焊接专业人员更加稀缺。高职院校作为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合格毕业生,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高端、重大及精密装备对焊接技术和焊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普遍存在高技能蓝领“一将难求”、一线工匠高薪难聘等现象。究其原因,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传统焊接技术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焊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形式来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大致为1∶1左右,授课内容基本在教室或实训室(车间)内完成。但是,基于学校师资力量、实训设备、材料成本、安全生产管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较难在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模块化、案例化、生产过程性等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反映理论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实训课程缺乏特色、创新性不足,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轨,没有满足新形势下多数企业对焊接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训师资团队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尤其是实训教师队伍是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根本。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一直以来受高校教师准入要求的影响,高职院校也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误区,认为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够用即可,重视程度不够,待遇存在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及职业规划。
因此,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仍然较为紧缺。一方面,多数青年教师是高校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基本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作经验与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教师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但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些都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不能有效培养高职专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三)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开展深度不够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焊接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校企合作还处于“一厢情愿”的阶段,虽然多数职业院校都与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建立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实训教学工作缺乏持续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企业处于被动接受方,并且往往因为生产任务、职业安全等因素参与度不高,学生到企业进行校外实训往往流于表面,工学结合的形式大于效果。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解决企业人才需求的痛点,没有形成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助力,难以进行“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和互补,产教融合更无从谈起。
二、焊接专业引入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
焊接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旨在给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创造一个优良环境,提供一个广阔平台,更好地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技能大师可以作为项目(工种)带头人,以现代学徒制等签约形式,传绝技、带高徒、造工匠,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为技术改革、科研创新、教学改革等提供交流平台,为院校、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锻炼成长和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