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卓 本文字数:2464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向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实用型技术人才,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向社会培养出优质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办校根本。探究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具体对策,以期能够为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40-02
现阶段高职院校由之前的规模扩招逐渐转为内涵式发展,加强对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向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最大考验。需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师资配置不均衡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招聘的教师重视学历轻视能力、重视职称而忽视实践教学能力、重视自身的职位晋升而忽视教学等问题,致使高职院校的师资配置严重不均衡,缺乏一线具备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无法体现“双师教师队伍”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一部分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联系不密切。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比较落后,过度重视教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从而忽视了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学生不具备从事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展以及学生的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其次则是部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实力不足,尤其是科研研发以及相关的产品创新上远远落后于企业经济发展趋势,这也就直接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做到相关人才的培养。
(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漠
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被本科院校录取的生源。这类学生缺乏良好的理论基础,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也不会像普通高中的教师那样时时刻刻监督学生的学习,这也就使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无法实现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家庭引导方式不正确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与教师的重点关注,在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上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比较大,还有一部分家长会向学生灌输不当的理念,毕业之后由父母帮其安排工作。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更不用说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一)打造“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
1.机遇扶持,拓宽发展通道
高职院校在以往引进教师队伍时更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科研水平,对那些具备多年岗位工作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工教师则将其拒之门外,可以说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门槛设定本身就是不当的。高职院校要想打造出特色的“双师型”教学队伍,首先,需要从政策方面着手,重新制定技术人才引进的标准,对那些学历较低,但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技工人才可以借助技能比赛等渠道进入教师队伍中;对那些在省级以及国家级获奖的技工人才则需要无条件录取;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模式的转变,可以在校内开展培训会,利用寒暑假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合作企业技工人才与教师联合教学等形式来快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快“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2.制度扶持,增加职称评定实践要求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以教师是否参与过科研课题以及发表教学论文的数量为主,对教师实践能力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导致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理论能力很强,但是实践能力较弱却能够在职称评定与晋升中处在优势地位。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对职称评定标准进行优化与调整,增加教师实践技能的考核等,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增加对教师技能方面的考核,鼓励教师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成为“双师型”人才。
3.经济扶持,完善激励机制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录用与考核机制存在明显的不健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教师处在边缘化与底层化的尴尬境地,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技能教师的薪資待遇水平,在高福利与高薪酬的激励下促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走上“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发展方向,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
1.搭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环境技术设计专业所创建的实训基地存在投入高、产出低等问题,导致学校与企业投入的热情受到严重打击,进而使校企合作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产出比例,将实训基地真正地打造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平台,从深层次出发吸引资金注入,激发生产实训基地的活力,并且引导学生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地模拟操作中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