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古典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取向的培养

2019-08-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岑 本文字数:2629
  [摘           要]  审美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审美教育培养工作,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感受到生活中的美,陶冶学生情操。当前教学中的多个学科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美术和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同样也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以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分析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    键   词]  古典诗词教学;学生;审美取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42-02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古诗词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完美的艺术形式带给读者全新的、美的感受,在一些优美的诗词中,不仅蕴含有文字之美,同时还包含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内涵丰富的审美内容,有效地陶冶了学生情操,发散了学生思维,其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美呢?下面,笔者将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现状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素质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教学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部分学校尝试在教学中灌输审美教育知识,如在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及语文等学科中,教师都在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审美教育知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对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教学中实际上还存在有较多的不足,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有诸多不理想的地方。首先,许多教师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是随波逐流。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定程度上革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先,教师之所以开展审美取向培养工作,其根本目的依然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所学习的内容,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审美教育人文部分的内容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其次,教师审美取向培养方式单一。在不同的学科中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的方式也可谓是各不相同,如其既可以借助教学内容做载体,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可以深入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学生审美取向培养期间,其思维往往被课堂教学所局限,审美取向培养没有跳脱出课本之外,审美教育的广度及深度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
   最后,学生自身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够。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其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每天有做不完的习题,部分学生连课堂上讲解的必修课程知识都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这使他们对审美教育也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审美教育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是否具有审美能力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在教学中不注重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解知识的配合度并不是很高。
   二、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的优势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从先秦一直到今天,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古诗词文化不仅没有没落和断流充分地说明古诗词这一优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所谓的学生审美取向培养实际上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之后,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说,古诗词文化对学生审美取向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诗词文化包罗万象,其关于美的内容不计其数。古诗词文化从先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两年多年的歷史,其内容可以说是涵盖古今的,不同作者在进行诗词创作时,由于个人经历、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所创作的诗词内容也可谓是千差万别,比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言人,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言人,王维善做田园诗,王昌龄的边塞诗则使读者感觉自己好似和那些马革裹尸的士兵一起到了战场上,不同诗人创作的诗词呈现出了不同的美,也给读者不同的美的感受,这是其他学科在开展审教育时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其次,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可以说是我们在生活中极为熟悉的内容,有些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渗透到了学生的灵魂中,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借助古诗词完成审美取向培养工作,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的内容。
   三、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取向培养策略
   (一)帮助学生培养预感,让学生体会古诗词语言之美
   古诗词中通常都涉及大量的文言知识,学生对文言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理解这部分知识时,难度往往也比较大,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积极性通常不是很高。但是,古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富有文学美,如诗词的句式短小精悍,讲究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音韵美,适合诵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取向时,首先就可以结合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课本中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
   以高中语文中的《琵琶行》一诗为例,其由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但是又区别于当时盛行的五言、七言律诗,其属于乐府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借助诵读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诗词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自主地解决文章中的生僻字词,疏通文义。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古诗词,进而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