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婧姝 本文字数:2678
[摘 要] 动画作品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其既是孩子娱乐的一种载体,也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大任务。而在动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原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要想培养动画原画设计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注重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动画原画设计这门课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对创新思维有所侧重。故基于此,对动画原画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希望对教师的动画原画教学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动画原画设计;教学;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44-02
近年来,动画设计已经成为人们极其关注的专业,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开设,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动画设计的前景可谓一片广阔。在动画原画设计这门课程中有动画动作设计以及动画运动规划这两门较为重要的教学,这两部分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需要教师运用较好的教学方式,既要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应该着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此培养出集聚创新思维和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使动画行业更加繁荣。
一、动画原画设计教学目标
所谓的动画原画设计是指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动画时根据作品的需要特点对动画人物的动作进行设计。从而完成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表情、动作姿势的人物画面。这既是一项独具技术性的挑战,与此同时还是设计师独特想法的体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他们的专业性是不容怀疑的,唯一衡量他们艺术价值的就是他们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动画原画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技术是首要的,但那只是基础,现在社会对动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还要致力于提高动画原画设计的新颖性,故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如果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其塑造的角色就会更加丰富且饱满,更加吸引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诸多好处,首先,可以使学生具有很好的造型创新设计能力,其次,其对创作意图的领悟会更加深厚,从而也可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原画作品。
动画原画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原画设计技能的基础上,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对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离开教师的引导之后仍然能够表演,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其造型创新设计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想方法使学生快速熟悉动画造型和动画角色性格,充分知晓动画的创作意图,从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进行创作构思、动作分析和原画设计。故动画原画师设计的教师就应该对传统教学加以改进和创新,朝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向前进。
二、动画原画设计教学方式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虽说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决定其是否会成功的关键,但是环境对人成才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环境造就人才,是影响一个人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繁荣,大多数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可以提供给学生的硬件也越来越多,可以把教室改造成一个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在信息的传递上,可以用超文本、媒体等工具大大丰富人们的联想。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手、脑、耳朵等,可以有效地输进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学生会对这种形式感到很新奇,会有新鲜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起他们对动画原画设计的浓厚兴趣,也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当然也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那个永远都只能是辅助,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学生也是如此,不能对多媒体设备过度依赖,,而应该使其助力自己的思考。达到即使没有多媒体也可以进行独立创作的境界,而且独具创新性和新颖性。否则,运用多媒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课堂训练法
动画原画设计的内容大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在課堂上都会对自然、物体以及动物等运动规律的知识进行一定讲解。这些知识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的,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领,使学生有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之后可以再安排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练习,让他们自己感受学习效果。当他们完成了一定量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用专业设备对其进行检测和修改。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自行修改,最后给他们看设备修改后的成果。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互相观摩作品,让他们自己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也可以互相提出一些缺点,一起来改正,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他们在全身心投入原画制作的过程中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点评,首先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其次是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所获得的是全方位的,既有动画原画设计专业性的提高,也有自身素质的提高。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提倡。
(三)创新性模仿训练法
动画原画设计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设计,在初级阶段,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首先是学生往往会对教材产生过度的依赖性。当教师讲解一些较为困难的东西时,学生一旦头脑中没有设想,就会存在直接抄袭教材图例的现象,这种行为对学生的危害是巨大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创新性模仿训练法进行教学,首先需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然后通过一定的创新与重组,在课堂上设计出具有独创性精神的作品。如在讲解“重力规律”这个知识点时,教材上是男孩抱石头的一个案例,教师据此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重力规律”为依托,可以对自己所设计的人物进行复杂化,可以体现出人物的体重、身高以及性别等特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将相关规律所产生的动作变化融入设计中。通过创新性模仿训练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原有的基本案例形象进行丰富和创新,而且还加深了其对多种类型物理效果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