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9-08-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方雅 张洁溪 刘保军 李玉明 本文字数:2465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现信息化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制约信息化教学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硬件设施、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将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采用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266-02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特别是宽带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革命已见端倪。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教育信息化将从 1.0 时代进入 2.0 时代。
   近年来,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教师技能培训和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有效扩大、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要求、提高在职教职工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为主,信息化教学开展滞后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教学时,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信息化教学较少。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自主性较差,严重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传统教学授课受众面广,学生基础层次不一,教学过程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同时存在,个性化教学难以开展,参与的公平性也很难保障,教学过程中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学生对智力、能力的要求,所以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手机控”现象严重,课堂管理难度大
   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标配,如何将学生从“手机控”“游戏控”中解脱出来,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上网功能日益完善,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还沉迷于手机游戏,各种五花八门的社交软件不知不觉地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过分依赖手机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
   1.心理危害
   过分依赖聊天软件,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面对面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常常感觉无措,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
   2.生理危害
   大学生长期依赖手机,,心里过分焦虑紧张,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
   3.学业危害
   对手机过分依赖,电话短信、社交信息不断,使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碎片化,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纪律差。另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较少,冷漠应对教师提问,课堂质量差。同时,教师教学认同感降低,对课堂组织和管理深感乏力,只是敷衍完成基本教学工作,对于教学效果和课堂管理也力不从心。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从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软件使用情况来看,以“蓝墨云班课”“职教云”“泛雅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软件为例,这些软件功能大体相似,都可以实现课程的创建、教学资源的上传、在线答题、在线测评、教学视频的录制及师生互动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自动生成平时成绩及学情分布图。
   年龄因素是制约高职教师教學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年轻教师使用智能手机比例相对较高,大部分老教师仍然用的是老式手机,无法安装教学软件,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及常用教学软件并不熟悉,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较难改变,对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学手段更是知之甚少。
   二、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增强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
   当前,制约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问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部分专业的校企合作、校社合作平台,将企业项目、社会项目引入学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引进企业资金与技术,完善学校的教学信息化设施,对一些教学信息化软、硬件开发相关专业,可以将教学信息化作为研究建设内容,从简到繁,逐步发展自己的教学信息化设施。
   (二)提升教师的信息教学素养
   (1)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要将教师的上课资源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在信息化教学领域,开放教学资源,由学生去改进、去完善、去发展,这样才能将教学资源完整化、完美化和丰富化。(2)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将信息化教学前移,研究建设更适合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并运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