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超 本文字数:2475
[摘 要] 高等学校班级管理的法治化是将班级管理的各类事项纳入班级各项制度当中,并依照制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模式。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减少随意性,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高校班级管理法治化要求制定一系列完备的管理制度,参与者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制度要依照民主原则确立;制度要具备可操作性、稳定性、灵活性和执行的严格性;制度的制定程序包括出台草案、提交讨论、修改、定稿、全班签署确认遵守。
[关 键 词] 高校班级管理;法治化;制度;民主程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280-02
自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我国的《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治进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全国上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来开展高等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法治”概念的简要解析
“法治”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管理、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完善的制度作为管理和治理的依据,以对制度的严格遵行作为管理和治理的手段,摒弃了依照统治者的个人意志进行治理的方式。“法治”是当代民主社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一)“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
“人治”是一种主要以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为管理和治理依据的方法模式。在“人治”模式下,统治者个人的观念、理念、性格乃至人格魅力对管理和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影响极大,常发生“人亡政息”的现象。而“法治”则主要以完善的制度作为管理和治理的依据,管理和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统治者个人质素关系不大。
(二)“法治”模式下的制度必须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
“法治”模式下,作为管理和治理依据的制度应当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反映的是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意。如果制度所反映的仅是统治者一人或极少数权力中心决策者的意志,那么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治”。
(三)“法治”模式下的制度必须是被严格遵守的
不论多么完善的制度,最终都会归结到具体的遵守和执行上。完善的制度必须通过严格的遵行方能达到制定制度的终极目的,一个严格遵守制度的社会也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
二、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简述
依照“法治”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班级管理的法治化应当是将班级管理的各类事项纳入班级各项制度当中,并依照制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模式。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的今天,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的概念
依照“法治”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应当是指在高等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是单纯地依照辅导员(或班主任,以下统称为“辅导员”)的个人意志来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而是制定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很可能不止一项),将各项班级事务纳入制度之中,依照制度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
(二)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的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国的法治建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全国上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对高等学校班级实行法治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减少随意性
人的价值观和理念固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人在不同的情境之下,针对相同的事件,或就相同的事件针对不同的对象,处置方法、处置结果极可能不相同。单凭辅导员的个人意志来开展班级事务管理工作,显然会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同事异处”的现象也会较多的发生。长此以往,班级管理的“人治化”对工作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将班级事务纳入制度之中,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和稳定性,使班级在即使更换了辅导员的情况之下,其管理工作亦能正常运转,并基本消除“人走政息”和“同事异处”的“人治”现象。
2.高等學校班级管理法治化能够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的自律性
依照“法治”的基本内涵,制度应当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反映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意。这意味着,在法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具有民主性,并且保障了参与者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因此可以认为,“法治化”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全班学生自己制定的,体现了全班学生——至少绝大部分学生的共同意志。在此情形之下,,全班学生显然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由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减轻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负担。
3.高等学校班级管理法治化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