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2019-08-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冯小红 本文字数:2476
  [摘           要]  “雙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区别于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高职高专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升级,是学校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本科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探索出试点本科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来源、师德建设以及教师培养、考核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304-02
   2018年底,教育部批准15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国家实现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规划奠定了基础。然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其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研发应用、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开放办学、条件保障等一系列实实在在又迫在眉睫的问题都亟须探讨、完善,,形成一整套相对完整而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体系。再通过实践检验、反馈、修补,最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如滚滚春雷起萌蛰,将迎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节。《方案》推出一批制度标准,其中包括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案》中界定“双师型”教师,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在文件中的明确表述。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分析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方案》开篇第一句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新态度、对职业教育形势的新判断、对职业教育地位的新定义,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新认识、社会新导向、市场新希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职业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着力点很多,其中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永井道雄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曾表示:“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教师,第二还在教师。”职业教育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要具有转化成果的行业应用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能否落地,能否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立一支有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是优秀人才的引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好教师培养好学生。只有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才能用丰富的理论经验和知识储备,让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游刃有余;才能用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学校应用操作;才能保障本科职业学校改革试点建设性基础工作。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纵观国际职业教育,无论是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具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入职后的培养、考核制度,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专业水准。《方案》明确对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引进方面对工作经历、职称、学历方面的具体要求,从2019年起执行。同时明确2020年起,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这些要求和计划并不是异想天开凭空提出,而是切实可行。准入要求只需遵照执行。落实提高计划是要建立在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国家重视,制度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2017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由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校企联动,深入合作。以往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存在“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企业面临人才紧缺、技术瓶颈等困境,从内生需求出发,已经意识到加强校企合作是破解之法。从外部环境而言,有国家支持、各级政府推动、各校积极主动。因此,产教融合指导下的校企合作不断紧密、深入是必然趋势。但为了更好地推动合作,国家层面需要不断细化各项政策,各级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引导督促,学校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加强自身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方面需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联系合作,不断“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一)教师来源新辟渠道,注重企业工作经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