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巧用英语乡土教材,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2019-08-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黄灏 本文字数:2496
  [摘           要]  随着2017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的推出,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但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文化品格培养载体的英语教材除了教授语言知识,还应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知识的功能,而东莞英语乡土教材则实现了乡土知识与课本知识的融合。以Unit 5 History and Culture of Dongguan为例,探索在东莞英语乡土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巧用教材,有效地“植入”文化品格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评判和鉴赏,从而达到塑造学生文化品格的目的。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东莞英语乡土教材;文化品格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08-02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教学改革的目标。英语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组成(王蔷,2015),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
   二、文化品格
   程晓堂、赵思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一文中指出,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强调文化品格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国际理解,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程晓堂、赵思奇,2016)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重要阶段。英语学科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的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文化品格培养的实施现状不是十分理想。在目前英语教学中,还大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澳大利亚语言学家赫德曾经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在中国真正使用文化教学的课堂是非常少的”。张红玲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较之其语言能力和知识相距甚远”。因此,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品鉴欣赏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以及最终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品格。
   作为文化教育的载体,英语教材除了教授语言知识,还具有承载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挖掘教材内容,联系乡土知识,促进乡土知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对比乡土文化与异国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实现文化互补(谢晓丽,2015)。东莞英语乡土教材则实现了乡土知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凸显了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乡土,体会乡土,习得乡土,传承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推动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
   三、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
   笔者以下以东莞英语乡土教材Unit 5 History and Culture of Dongguan为例,说明如何在东莞英语乡土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巧用教材,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一)课前预习要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
   Unit 5的第一部分Warming up中的 A的任务是让学生把九幅图片和它们所对应的事件或活动的名称一一配对。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简单地呈现,就达不到本环节的文化意识目标。因此,笔者引导学生解了东莞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又增强他们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熏陶他们的文化素质。
   (二)课堂导入中要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
   在Unit 5的第一部分Warming up导入时,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一次穿越时光的“东莞之旅”。先展示今日东莞图片,再展示相关的东莞以前的图片时,然后设计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There are more changes in the above fields in Dongguan. Can you tell us more?”的头脑风暴活动,并引导学生谈论对东莞今昔变化的感受。教师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东莞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在阅读赏析中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
   笔者在教授东莞英语乡土教材Unit 5的阅读课时,先观看视频。
   Watch a video: Play a part of the TV play about Chashan Dolls
   Why do they make Chashan Dolls?
   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茶山公仔的文化背景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搭建支架。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并完成表格。
   通过快速阅读完成表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总体把握,阅读兴趣得以提升,接下来转入对课文的详细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的细节,理解语篇所传递的意思,发现文章的灵魂,欣赏东莞民间艺术所蕴含的美,从而提升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