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雪兰 本文字数:2542
[摘 要] 临床护理实验教学作为学生走向护理岗位的过渡阶段,对提升学生的理论理解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起着双重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冠心病护理教学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护士的操作实践机会少,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通过对现阶段护理教学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在临床冠心病的教学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关 键 词] 冠心病护理;教学策略;案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82-02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常见形式。监护病房是从事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护理实践的主要场所,其中的患者主要由心血管病重患者以及进行治疗的相关病人。在这个病房中,病危患者占得比重较大。这对护理教学以及护士的专业临床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阶段冠心病护理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畏难心理
临床实习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的关键过渡期,因而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冠心病监护病房具有其特有的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以下两点:第一,实训學生对治疗器材的陌生性以及实习环境的陌生性。第二,实训学生受病痛折磨患者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在临场实习的过程中产生畏惧实习的情况,因而不利于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二)实训教学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存在偏颇。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认为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而有些教师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具体的临床实训过程中,因为学生自身的经验较少,从而存在判断失误的状况,进而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第二方面,缺乏必要的防护重要性教学。在实际的实训教学中,有些中职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实训的具体过程,忽视对防护重要性的教学。第三方面,法律意识单薄。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过程中,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丰富的知识以及临床经验,从而导致他们在解释相关数据内容时存在较多的错误,进而造成一些解释错误的问题。
(三)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差
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差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点,有些教师将教学中重点集中在专科理论知识上,而缺乏对护理基础知识的讲授,因而学生缺乏必要的护理学常识。第二点,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必备的主观操作观念,他们不能真正去换位思考患者身上的痛苦,往往将关注力集中在护理步骤的学习上。以操作心电设备为例,有些学生在开展心电设备的实习中,只是过分注重心电仪器的使用,而忽视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以及在生活中方面的提醒。第三点,有些学生认为临床实习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没有思维和技术含量,因而他们在实习中易产生怠慢心理。
(四)中职学生的临床实践较少
很多护士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会日益凸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有些学生在临床护理的学习中,由于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畏难心理,因而他们会逃避相关的护理实践工作。还有一些学生会因为一次失败的护理实践而不敢再次进行尝试。(2)患者对实习护士存在信任危机。患者本身因为承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实习学生并未具有丰富的处理事物的相关经验,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人痛苦的风险。(3)教师未给学生合适的实践机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粗心、经验不足等原因,从而让整个教学流程进展的较为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亲力亲为。以上三点是造成学生临床实践机会较少的主要原因。此外,临床实践机会少,也不利于实习学生理解患者的心理,使他们无法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造成医患沟通不和谐的现象。
二、冠心病护理教学策略
(一)克服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畏难心理
教师可以热情讲授相关的实训内容,并真诚地邀请专业护理人员介绍实习单位的内容,从而让学生了解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熟悉冠心病房的周边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遵循冠心病房的各项规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进行带头教学,从而使学生快速融入实习中,克服他们的畏难心理,进而提升临床护理实训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进行相关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
教师应组织学生学习各项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在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技能,并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操作作出针对性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与此同时,教师应讲授相关的应急预案,提升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增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丰富临床经验。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地和学生即兴交流,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学生,并在实习过程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护理知识方面的“充电”,提升教师的护理专业素质。此外,中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并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实训方法,从而使教师之间可以在交流中,找到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并积极地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教师的护理实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