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数控专业“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改革实践

2019-09-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顾颖娟 本文字数:2504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职业学校大力推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创新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学校“以学生发展中心”作为突破口,面向数控专业学生开展技能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数控专业技能人才“三三制”培养体系。以多元化、全方位、全覆盖为特点,多方面发展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路径,使数控专业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就业实习的方向,从而实现学生德、智、技、体、美全方面发展。
  [关    键   词]  数控专业;三三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62-02
   一、数控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日异月新,伴随而来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峻。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并未跟上现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脚步。教学内容、实训计划也比较传统,学生所能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018年,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后必备的技能、专业知识进行调查,如表1、表2所示,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我们数控专业的课程設置、教学内容、教材选择与企业的需求不符。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传统
   很多教师对中职类学校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目标还不是很明确。很多老师上课还是照本宣科,,根据PPT课件上的内容宣读,简单地完成课程练习,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考虑,对实践操作更是轻描淡写。
   (三)学校现有条件制约实训教学的发展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大纲的要求,学校要开设大量的实践操作课,而实践课程数量的增加是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加工中心、斜床身等高精密设备对民办学校来说购置能力有限,致使实训课时量减少,但是数控专业班级的人数较多(每班50~60人),从而导致每个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实训效果不佳。学校大部分的实训设备是华中系统的实验型机床,生产型的数控加工机床较少,因此学生所学的机床理论、零件的编程、加工操作等技术和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不少影响。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创新能力和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必须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学校多次通过会议讨论明确了“四个融入”,即课程建设融入技能实训,常规教育融入个性化培养,基础知识融入社会实践,做人、做事融入情感教学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作为突破口,面向数控专业学生开展技能教学创新改革,创新实施数控专业“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
   二、数控专业“三三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简介
   (一)“三三制”人才培养理念
   “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是以多元化、全方位、全覆盖为特点,将中职学生的培养划分为“通识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化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技能”“交叉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使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方向,从而实现多样化的发展。
   创造性地构建并实施数控专业“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根据中考毕业招生进校,选择通识课程学习,完成第一年的通识培养阶段;通过自主选修课达到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标准后,进入该专业学习;两年的时间学习修满该专业的课程学分后,可自主选择发展路径,进入多元培养。
   “三三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专业、发展路径上给予了学生充分地选择权。
   (二)“三三制”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
   三大课程模块:
   1.通识课程模块:文化基础课程、德育素养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体育课程等。
   2.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3.选修课程模块:自由选修课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技能选修课程。
   (三)“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1.尊重个性选择
   通过制定“专业标准计划”、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模块及就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入学第一学期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带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体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一学期之后,允许学生进行专业的调整。
   2.实施多元化培养
   根据专业学科类人才、实践操作类人才、就业创新性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设计理实一体多元化课程体系,将课堂搬入实训室,因材施教。
   3.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技能训练,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将项目实训兴趣化、日常化,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建立导学机制
   “三三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学生更多自主发展学习的空间,建立自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指导机制,帮助学生合理设计个性化课程模块。
   三、数控专业“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过早地确定了学生所学的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被削弱,自主发展的潜力受到束缚。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