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振高 本文字数:2508
[摘 要]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过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课堂,能够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环境,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通过传统文化项目提高文化审美,提高阅读量提升文化内涵,拓展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共同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课堂模式。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文化韵味;文化作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84-02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劳动人民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深刻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并在潜移默化中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堂,能够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健全人格、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一、创设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内涵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堂,首先需要创设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环境。所以教师在教學中,,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人发展,以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创设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环境。
比如,可以在教室的四周张贴能够激励人学习和奋斗的古代名言警句,例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展示框展示著名的书法名帖,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苏轼的《寒食帖》等;在课前和课后时间播放中国古典名曲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例如《渔舟唱晚》《春节序曲》《十面埋伏》等。通过用这些文字语言、书法和古典音乐来装点教室,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具有古典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后面设立读书角,向其中多投放中国古代经典的书籍,比如《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名著,教师可以做出要求,比如每天要求学生读其中一篇并写出感想。通过古代经典书籍投放,不仅可以起到装点教室的作用,而且还能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利用多媒体和角色扮演进行课程导入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经典的古代名篇,但是因为这些古代名篇基本都是文言文的形式,所以学生在理解和学习时较为困难,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和音乐资料,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上课前进行导入,营造一种符合课文内容、具有古典气息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古典名篇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古典名篇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人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其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演其中的情节,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比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渊源之一《诗经》,其中有一名篇《采薇》,这是一首戎卒的返乡诗,它的总体基调是严肃的,用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描写出了军旅的严肃和威武,以及戎马、戍卒生活的艰辛和紧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和动画等,将诗中所描绘的采薇景象、军队的战列厮杀等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战场情境的表述,渲染出了将士真实的思想和忧伤的情调,体现出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它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始祖《史记》中的名篇。本文通过生动地刻画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和赵惠文王等具体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这些人物的性格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多人为一小组,表演其中生动、形象、有趣的情节,让其他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文中丰富的情节,感受中国古典名篇的艺术魅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或俗语,很多都出自本篇,比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价值连城、怒发冲冠等,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成语,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
三、通过传统文化项目提高思想文化和审美
传统文化项目内涵丰富,名目繁多。总体来说包括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的进取文化,道家文化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规律文化,佛家文化的“众善奉行”“心灵安定”的奉献文化。并在与其他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融合发展中产生了如下内容:传统文学,比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琴棋书画,比如古琴、古筝、笛子、围棋、象棋、篆隶行楷草、国画等;传统节日,比如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古典建筑,比如钟塔庙宇、古典园林、皇宫建筑等;以及戏剧、语言、中医、武术、中餐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在课外活动中,都可以通过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提升个人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