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2019-09-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琦光 本文字数:2701
  [摘           要]  先分析“互联网+”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随后介绍内涵式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包括教师认识不足、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提高、学生个性增强、信息监管难度增大,最后提出促进“互联网+”下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自觉性、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全面智慧化,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52-02
   “互联网+”下,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互联网的介入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资源不平衡、学习动力较差等问题均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互联网+”条件下高等教育內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突破了教育活动的限制
   互联网时代突破了教育互动限制,在开放性的互联网平台中,高等教育活动也呈现出一种灵活多变的特征,不再单纯依靠书本和校园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同时还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交流等教学方式,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喜好选择学习内容,不会被空间地点和时间等因素所限制,学习方式和进度也完全由学生自主把握。
   (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当课堂中的主导者和知识传播者角色,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互联网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意暂停学习内容,记录下自己的疑惑之处,并实施查询验证,提升整体学习效率。互联网中融合了多种信息知识,教师教学活动除了能够被某些特定学生看到外,还会接受社会大众的检查。学生在家中便能学到世界上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商品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学生则是消费者角色,教和学也不再是传统一一对应关系。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挑战
   (一)教师认识不足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部分高校还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在教学硬件设备、互联网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少,没有积极支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现代教学管理变革。尽管部分高校中提出了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但从实际行动的角度来看,整体进度依然比较迟缓。一些教师身处时代前沿专业上,却依然沿用传统授课方法,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教学优势,针对慕课和微课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较少,大部分教师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问题。将互联网单纯地看作一种能够搜集学习资料的平台,看不到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提高
   促进互联网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面对新时期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多样的学习方法,高校教师准确预测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准确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难度逐渐加大,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的难度也相继增大,学生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提升。针对这种状况,需要高校教师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系统分析,促进网络知识资源的不断更新,满足学生对网络知识的需求。
   (三)学生个性增强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是互联网和信息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网民,他们喜欢通过网络搜寻各种新的热点信息和知识,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和部分高校学生接触后,发现学生的互联网应用技能甚至超出了高校中的部分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突出,拥有个性化思维,擅长利用影像、声音、图片等形式来获取知识信息。同时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存在自律性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此外,“互联网+”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倾向于一种开放式教育环境,学生的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定差异,对个性化学习要求较高,期待通过信息资源进行各项学习活动。
   (四)信息监管难度增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逐渐增加,而信息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因为信息形式多样和庞杂的信息量会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比如在教师播放学习资源时,学生会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吸引。另一方面,因为网络中的庞大的资源量,给学生检索和鉴别学习资源增加了一定难度。此外,互联网中各种虚假信息和重复信息也对学生检索学习资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互联网平台中可以随意分享各种信息资源,因此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假。同时学习进度、内容和时间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安排,,无法对学生学习质量形成有效的监管。
   三、“互联网+”背景下促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促进高校加快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中,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此,高校应该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完善各种基础教学设备,将信息化教育放到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当中。首先,应该将新时期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整个课堂当中,对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其次,要对高校中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积极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将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广到整个校园范围内,囊括所有的专业学科。最后,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探索,开展信息化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习热情。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教师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数字化技术推广到教学全过程领域当中,创建网络教学平台。促进高校教学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如创建电子图书馆,通过大数据技术云平台创新教学方法等。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