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国荣 本文字数:2706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情境教学法适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为此,将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例,分析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10-02
计算机是教育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对中职学校来说,其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些技能型人才不仅应当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在未来更好的求职和就业。下面,笔者将以情境教学法作为切入点,分析做好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情景教学法概况
所谓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与情境有着密切联系,教学中情境的运用也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在教学中引进或者开创包含情绪色彩在内的、力求形象生动的场景,使学生获得情感和态度的体验,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做好准备工作[1]。
在具体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符合“知情合一”的原理,在有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教育专著中都有提到教学活动的知情统一原理。所谓知情统一,就是将知识和情感结合在一起,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和转化,最终使学生做到对知识融会贯通,这一追求与情境教学实际上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就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有较大新鲜感的事物有较高的关注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和心血全部寄托在其中,所以说,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而结合计算机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看,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等都比较强,相关知识呈现出系统繁杂的特点,教材的语言专业性强,这使该门课程在教学时显得过于枯燥无趣。当前,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计算机教学的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升,教学方法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教育问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不高,学习积极性差,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的年龄小、自制力差,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则有效规避了相关的教学问题,赋予中职计算机教学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二、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
教学方法传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我国所推行的都是应试教育,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教育体系没有作出根本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以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为例,许多教师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较为被动的地位,因此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认识片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对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如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自身对计算机知识获取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并不是十分的明晰。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计算机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计算机知识自己都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上是否学习计算机知识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并不是很大,这种思维认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态度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2]。
(三)学校计算机基础设施配备不足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在对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设施配备不足,有的学校计算机设备老化严重,相应的教学软件与时代脱节,计算机设备严重不足,许多学生在上机课上需要与其他同学共用电脑,这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由于计算机设备缺乏,学生管理难度大,许多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知识时,所采取的往往是教师控制学生电脑,进行教学演示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相对比较被动的地位,难以感受到自主探索计算机知识的趣味性。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想应用好情境教学法,首先应当学会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计算机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学习积极性很高,希望自己能够掌握盲打的技巧和方法,积极记忆教师发给自己的字根表,在实践课上也跃跃欲试,但是在记忆与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经受各种挫折,如字根记忆始终不得要领,记忆的时候同一个字根可能需要学生反复记忆,打字速度也没有像自己所预想的那样能够快速提升。这些都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产生了不小的打击,有些学生甚至因此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