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服务山西产业转型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

2019-10-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清胜 白雪清 李优 本文字数:2666
  [摘           要]  十九大以来,山西省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正在改变,非煤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在转型发展中位置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高质量专业群时需要以优化专业群设置,深入产教融合,大力发展教师队伍,动态调整、统一调整专业群部署,提高生源质量和探索专业群发展新模式几方面为抓手构建高水平教育体系。
  [关    键   词]  产业转型;非煤产业;人才需求;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52-02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任何单一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从国家层面指出未来5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给技术技能的积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结合山西地方经济的产業发展,需要以区域跨组织层面以“集群合作”为基础制定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合作的发展规划。
   一、山西省地方产业发展状况与人才需要
   (一)产业发展状况
   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分工方案》,批复《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明确了山西在整个区域结构中的战略地位,更多地将山西纳入环渤海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中,有利于拉动清洁能源、高铁装备、新能源汽车、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2016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提出“打造国内重要制造业基地”的目标;2016年5月,山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的实施意见》,全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出打造综合能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生态绿色产业基地,成为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新引擎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工农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发展模式,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从低级层面向更高一级结构层面转换升级。
   总体来看,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向好,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正在改变,,非煤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在转型发展中的位置更加突出[2]。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产业人才需求
   要实现山西资源型经济结构转型,就必须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培养新兴产业集群,而这都需要有素质高、技术硬的产业大军作为人才支撑。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规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着力发展智能制造、智慧旅游、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大数据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稳步向中高端产业链延伸,使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山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及产业发展重点,依据产业人才结构需求科学、动态地调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山西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有效衔接[3]。瞄准“十三五”期间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深入探析能源产业、现代载能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接替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领域技能人才需求的基本现状,积极加大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与引进的力度,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奠定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牵引,围绕我省“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任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
   (一)服务山西产业转型,优化专业群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应对接山西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绿色智能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依照《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要求,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医药产业四大产业,以产业用人需求和专业发展为导向建立核心专业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山西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50余所,基本涵盖了各大产业领域,各高校也在积极根据山西产业结构转型同步更新专业群,但是受限于学校传统特色、教师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等因素,新成立的专业群仍存在较多问题。同时,在一些新兴高、精、尖专业领域,如机器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各大院校在紧跟前沿产业发展方向方面显得力度不足。
   (二)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拓宽企业参与途径,促进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探索构建学院主导、企业主体的多元合作办学机制,突破产教融合中双维度合作理论框架(个人层面的工学结合与组织层面的校企合作),构建第三维度的产教融合理论框架,即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理论框架,形成“个体—组织—跨组织”三个层面融通的产教融合模型,在实施“产教融合”战略的视域下进行专业群建设研究。工学结合,推动学生增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高职教育逐步发展为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应用型人才精英培养方式。让企业深度融入学校专业群建设,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由企业定期委派工程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定向授课,组织学生以顶岗实习、调研学习等形式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