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校地合作”结合精准扶贫定向委培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

2019-10-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向丽 唐文宪 庞雪峰 本文字数:2486
  [摘           要]  恩施州是全域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教师严重不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2016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恩施州委州政府委托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指标到县、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合格录用”的方式,制定单独招生、资助、给予公费编制等政策,招收本地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家庭子女,为全州乡镇公办幼儿园定向委培教师。项目实施以来,恩施州从组织领导、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建立起“校地合作”的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在结合精准扶贫政策解决乡镇幼儿园教师难题上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关    键   词]  “校地合作”;教育扶贫;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84-0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所辖八个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为突破“贫困”和“乡村教师严重不足”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恩施州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建立起“校地合作”的定点培养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定向委培恩施州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必要性
   (一)定向委培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是乡村学前教育的需要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集中贫困地区是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1],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教育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地区。2015年,国务院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随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使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补充和培养有了切实的政策保障。
   (二)定向委培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是恩施州改变乡镇幼儿教育现状的需要
   2015年,恩施州人大组织人员对恩施州农村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乡镇幼儿园多为民办园或公办民营园,园所数量不足,师资存在严重不足、无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专业能力差、整体素质低、在编不在岗等突出问题,师资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三)定向委培恩施州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扶贫的需要
   在扶贫攻坚及发展乡村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教育扶贫政策既惠及精准扶贫户,又能让培养的学生返乡安心做教育,“定向委培班”的开办,探索出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恩施州委州政府委托恩施职院,采取“指标到县、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合格录用”的方式,招收恩施州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家庭子女,,定向委培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恩施职院将该班命名为“政府订单班”。该班的开办是恩施“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乡村教师匮乏、队伍不稳和低质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校地合作”定向委培恩施州乡镇公辦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探索
   项目在探索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招录、培养、就业方式上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校地合作机制。
   (一)建立校地对接的组织领导机制
   成立由分管教育的副州长任组长,教育、发改、人社、财政、编制、培养院校为成员单位的工作组,统筹定向委培工作。确定培养模式、专业及方向、学制学历、招生计划、考试录取、生源条件及组织、培养经费、培养方式、毕业生聘用等。
   (二)建立招生录取的校地合作机制
   确定以单独考试方式进行招生。院校与政府在招生计划、生源组织、报名审核、考试录取等有效对接,择优录取具备教师潜质的应往届精准扶贫家庭子女,录取时考生、政府、院校即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明确定向就业的农村公办幼儿园所。
   (三)建立人才培养的校地合作机制
   1.专业建设的合作
   学院与幼教专家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基本依据,按照高素质、宽知识、强能力的原则,围绕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
   2.师资队伍的合作
   院内实行“名师授课”,按照“特别有责任、特别有水平、特别讲公道、特别能奉献”的原则,遴选优秀教师担任课任教师,任命课程负责人,按《课程负责人考评办法》考核课程负责人。院外邀请“专家讲座”,传授保教知识、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等教育教学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动态。
   3.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
   加强与县市教育局、幼儿园合作,确定一批省州示范园和县市中心园为实习基地。院内按幼儿园教育教学要求建设实训室,投入资金改善教学条件。
   4.管理方式的合作
   建立以州市教育局为用人单位的教育培养机制。以州(县市)局长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岗位标准、教师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实行“大员带班”,由学院党委任命责任心强的中层干部担任班主任,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制度。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