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航 牛牮 本文字数:2501
[摘 要] “工匠精神”自提出以来就成为各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部分。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需为此提供优秀的校园文化作为孕育土壤,并且制订“工匠精神”的培养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工匠精神”真正落地,成为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90-03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对劳动者的希冀,也是对每个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从业者的要求。
高职院校因其培养人才的独特性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的职业精神[1]。职业院校,尤其是行业办学院校,更要发挥好办学的优势,围绕“工匠精神”这一核心要义通过引进优秀企业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工匠精神”的培养评价体系多措并举,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发挥优势引入优秀企业文化
作为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中能工巧匠的职业素养传播、传承的作用,通过引进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前移对接校园文化,在学生踏入职场前了解、认知和认同优秀企业文化,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需要,消除与企业的文化隔阂,缩小与企业的心理距离。
(一)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安徽省就业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93.9%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作为理论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通过提前与企业接触,领悟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同时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操作学习和企业文化培养,找到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将“要我学”通过自身激励机制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工匠精神”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企业文化中的“质量意识”“时间观念”“团队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工匠精神引入校园,通过在校园设立企业文化墙,把企业文化的要求体现在校园环境中;在校园中设立劳模宣传墙,将企业劳模工匠的事迹在校园内宣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感染和影响,以此加深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自发形成向劳模工匠学习的意愿,从而起到提升职业素质的作用。
(三)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构建创新思维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也是企业长青的秘诀,更是企业中“工匠”的追求,将含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从学习的开端就领会创新精神,认真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创新意识培养,努力投身创新课程实践环节,充分把创新融入学习、实践中,最终形成职业思维方式,为今后在企业中成为合格的“工匠”打好创新意识的基础。
二、打造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使之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工匠”是企业中的能工巧匠,不同于工人的区别是他们并不是闭目塞听,一门心思端坐在流水线前却随时可以被替代掉的一环。“工匠”二字包含专业、专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是每个企业都渴望的人才。高职院校要通过营造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让“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随时能体现“工匠”气息,让学生在校三年为步入企业成为“工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一)工匠精神须“四进”
“工匠精神进校园”,将工匠精神标志性的标识、口号、警语,通过电子屏幕、宣传展板和橱窗等在校园和学生生活区展示渲染,形成校园的大环境覆盖,使师生受广泛影响;“工匠精神进课堂”,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2],让何为“工匠精神”、如何体现“工匠精神”等成为各专业的必修课对“工匠精神”的养成十分有必要;“工匠精神进教材”,编制符合专业特色的工匠精神读本,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工匠精神与专业相关的鲜活案例;“工匠精神进实训”,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在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得到体现。
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制作了行业系统内“全国劳模”许启金的宣传文化墙,介绍了许启金同志的成长轨迹,作为只有高中学历的技术工人,1982年参加工作起一直在宿州供电公司辖区内从事野外巡线,在铁塔检修一线工作,维护的线路没有出过一次安全事故。许启金工作之余爱动脑思考,,善于创新创造,先后研制出“输电线路角钢吊点卡具”等7项国家专利,2003年成为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2011年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2016年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他的“启金工作室”已获得了43项国家专利。许启金30多年坚守一线的“钉钉子”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状元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