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丽英 彭黎霞 本文字数:2627
[摘 要] 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的高职数学教学出发,对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高职教育的目标为标准,围绕基础课程为企业需求和专业服务的需要,对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关 键 词] 企业需求;专业服务;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46-02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业是其导向,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数学在高职培养目标中是尤为重要的,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数学教育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高职数学教育现状问题
高职数学为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学生后继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准备。高职数学教育对高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的高职数学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讲得过于系统、过于高深,教学评价过于单一,所以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当前高职数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源素质问题导致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高考中分数偏低的毕业生,甚至还包括初中毕业生或者高中未毕业的,其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在中学数学学习阶段,对数学产生消极的情绪,没有学好数学的决心,再加上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一味地听教师讲课,不思考、不动笔、不练习,上课时受手机诱惑,经常偷玩手机,久而久之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高深,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大多数是纯数学专业出身,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习惯于数学学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数学体系,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面面俱到,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与专业内容融入不够,导致学生停留在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层次中,学生通常能够对数学题目进行熟练的计算,却不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不清楚学到的数学知识该用在什么地方,更不清楚数学与专业、就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没有突出数学工具性的功能,进而产生“学数学无用”“学数学无趣”的观点。
(三)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下降,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就业前的培训上,公共课课时大大减少,其中包括了各类数学课,有的专业甚至撤销了数学课的开设,因此给师生造成了数学不重要、教师的教学付出与学生和领导的重视度不成比例、高职生只需学好专业课的错觉,数学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无形中受到打击而下降,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
高职数学教学课改在很多学校已经实行一段时间,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课时减少的背景下为了完成书本内容,上课过程中采用“纯理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加剧了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师生课堂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只会敷衍地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从而慢慢对数学产生了厌恶心理,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鉴于以上分析,实行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此举也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合现代生产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数学教育模式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着高职教育的目标来开展,“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功能上强调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适当结合,按照“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在滿足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为专业服务,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合理设置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商贸系专业为例,通过发放问卷、会议交流等方式,数学教师到商贸系进行调研,了解商贸系专业相关知识,结合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将商贸系的数学教学内容按模块化进行设置,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充分将数学课程的工具作用和应用价值发挥出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数学的显性和隐性作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基础模块主要包含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一元函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部分基础知识。专业模块包含边际与弹性、函数最值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线性规划、一元线性回归、经济预测、软件应用等内容。在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与经济上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缩小数学与专业的距离,案例从经济问题中出发,做到“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程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软件知识点,弱化深奥的数学求证和复杂的技术技巧,增加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