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颖 本文字数:3104
[摘 要] 中职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而我们用教育转化学生又往往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进行的。只有在教育中包容、理解、欣赏、关爱,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才能转化问题学生;只有和不放弃才能挽留欲辍学学生,真正实现教育的真谛: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实现“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育人”的终极教育目标。
[关 键 词] 中职生;包容;欣赏;关爱;坚持与不放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94-02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从教30年,从事职业教育28年,回首过往,有过酸楚,有过伤心,但更多的是欣喜和收获。可以说做职业教育这行的酸甜苦辣都经历了一遍,其实中职班主任是最难做的差事,我们学校同事中有一句话能当中职的班主任的,出去以后什么事都能干了,当然中职班主任也有他欣喜的一面,就是学生毕业后都有出息了,回校看望你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面对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路走来,有点石成金的喜悦,有鲜花相伴的荣耀,当然也有无计可施的怅然……无论是精彩的瞬间,还是遗憾的刹那,那些真切的记忆,总是尘封不住,挥之不去。今天有幸在这为大家分享三个教育小故事与大家共勉。
一、教育是包容、是欣赏
中职的学生也不是那么不可救药,他们只是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雨,无形中受到了外界的伤害,单纯的心灵寻求了错误的药方来自救,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理解、包容和欣赏。
我带的2013级计算机专业有一个叫王×的学生,人长得又高又帅,而且阳光活泼,篮球打得好。根据他的特长,我任命他为文体委员,可没过一星期,他就成了班主任办公室的常客了,今天上课顶撞老师,明天出手打同学,后天迟到、旷课。一下子成了班上的害群之马了。每次犯错误,一到办公室就迅速承认错误,任凭你义正言辞地批评、疾风暴雨地训斥,或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脸上总摆出一副严肃虔诚虚心接受的样子。但就是知错不改。叫家长来校,家长也对他没有办法。从家长那里得知,王×自小父母离异,父亲工作忙,爷爷奶觉得没妈的孩子可怜就溺爱他,犯了错误他爸教育他时,爷奶总是护着他,所以他变得肆无忌惮,初中时还因为打架进过派出所。班级里有这样一个整天惹事违纪的学生,我每周班主任量化考核上常常因他而扣分,有个年轻的同事私下开玩笑说:“李老师你运气不好,分班时碰上个王×,像他那样,把他开回去算了。”我知道王×本质上不坏,就是自控能力差,如果因为他影响自己的考核,把他推向社会,一是他走向社会没人教育,对社会造成危害,二是对学生不负责,背上个开除的处分会害了他一辈子,所以我对他没有放弃,没因他屡教不改而歧视他。而且给他更多的关爱,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违法的行为及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后果,等到那时你可能要后悔一辈子;告诉他顶撞老师是不礼貌的、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让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顶撞老师有损自己的形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针对他迟到,从周一到周五我坚持每天去宿舍叫他起床,经过我一个月的坚持,终于有一天对我说,让我早上别来男生宿舍了,他保证不迟到了,他说到也做到了,有时他偶尔迟到了,还没等我说,他就自动提上垃圾桶,捡拾清洁区域的垃圾,事后我才知道,是宿舍清洁工对他说:“王×,你再不学好,都对不起你老师天天早上去三楼叫你,你妈恐怕都没有这样叫过你。”他这才觉得他太混了。王×遵守纪律了,热爱班集体了,后来他改变很多下午课外活动时篮球场上有他的身影、校运动会有他的参与。2016年教师节,他从部队复原回来带着小礼物来看我,并真诚向我道歉,说那时太不懂事了,给我惹了很多事,添了不少麻烦,最后感谢我包容他,没有放弃他,他才有今天,我感动不已。
二、教育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所应对的学生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感情的人。“情”的投入是教师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向你敞开,他有话也愿意和你交流,有困难也愿意请你帮忙,有苦闷也愿意向你倾诉,你对他的好他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也愿意理解,进而你指出的缺点他才愿意改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我带的2018级平面设计专业有一个叫张××,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违反学校纪律,晚上在宿舍偷玩手机,影响宿舍的其他同学,班上的女生都没有人愿意和她住,不服教官管教,教官意见很大,由于晚上不休息,白天上课经常睡觉,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导致代课教师经常告她的状。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用爱浇灌她的心田,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对她嘘寒问暖,主动与她聊天,了解她的生活、学习、喜好和兴趣,用爱打动她,通过关注,了解到,她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關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就是回家,也从不和她交流,很少过问她的事情,每次走时,把生活费交给她奶奶就算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平时她和奶奶在家,这次父亲没和她商量就直接把后妈领回家,所以她和父亲更不想交流,觉得父亲自私,只顾自己,她自己没人疼、没有爱,没有安全感,因些沉迷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找认同,通过发视频,通过粉丝和点击量来刷存在感,证明自己长大了,不需要家人的关爱。弄清情况后,我一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她,让她理解爸爸,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父母也一样,作为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决定,肯定了她在家孝敬奶奶是好的,证明自己长大了,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通过学习,学到一技之长使自己变强大,而不是通过发视频活在虚拟世界,另一方面与她爸爸电话沟通,让她爸爸常给她打电话,有事要与她商量,不要把她当小孩,学会尊重她,多给她一些关爱,不要让她产生有了后妈就没有爸的错觉和误会。同时帮她解决同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鼓励她参加班级活动,在开班会和活动中,要收集一些影像资料,就让她发挥特长,来完成这些工作,告诉她会P图也是一种技能,要把她用在学习上,在专业课PS上要多下工夫,争取有好的作品参加技能大赛。通过教育她变了,变得爱与人交往了,能和宿舍同学和睦相处了,不再发视频,班里同学也不叫她“网红”了,相反有同学照片需要换背景就找她帮忙,上课也很少睡觉了,学习也积极主动了。有一次我接到她爸爸的电话,她爸爸说,在我的提醒下,他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孩子也理解他了,愿意和他说说心里话了,孩子告诉他,班主任很爱她,常鼓励她,教给她怎样做人等。他作为家长很感谢我,准备寒假把孩子和老人接到苏洲,一是一家人团圆,二是让孩子和她后妈多相处,增进了解。放下电话我陷入沉思:职中生其实是很脆弱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家事不好极需关爱,作为陪伴他们三年的班主任来说,需要用自己的情来感染他们。因为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