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玉莲 本文字数:2733
[摘 要]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以新的身份面对全新的环境,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控制和调试,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些许困难,需要外界介入提供帮助,而来自家庭的心理关怀是助推初一新生度过适应期的有力保障。
[关 键 词] 家庭心理关怀;新生;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04-02
在小升初入学适应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加,加上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导致小学毕业生刚升入初中后感到措手不及,诚惶诚恐,在学习内容、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容易产生不适应感,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并及时为初一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以期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以刚进入初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家庭心理关怀对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
一、心理关怀概述
所谓心理关怀,是相对物质而言的,主要是指关怀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即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关注他们当下的精神生活状态和他们未来的精神。[1]不同角度下的心理关怀存在差异。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讲,心理关怀的实施使学生情感需求、爱的渴望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从教育角度来讲,心理关怀是为了搭建师生之间的心理桥梁,使二者能够互相沟通和接纳,互相尊重和爱护,心理相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家庭角度来讲,心理关怀就是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到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给孩子以力量、爱和支持,让他健康成长、学习、奋斗,追求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
二、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性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和岚山第一实验中学这两所中学的初一年级300名新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回收学生问卷284份,回收率94.7%;回收家长问卷265份,回收率88.3%。
自编《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学生调查问卷》和《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家长调查问卷》,《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学生调查问卷》主要从当前学习情况、学习动机、人际交往情况、课外生活情况四个方面调查了解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情况;《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家长调查问卷》包含四部分内容: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心理方面、行为方面,本文主要以心理方面作为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关怀情况的调查依据,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研究结果
1.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基本情况
(1)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大约43.3%的学生能够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大约16.5%的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而大约39%的学生不能或有时候不能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将近四成的学生存在入学适应问题。调查发现,在新环境里,大约54.8%的学生能融入课堂,有39.9%的学生大部分课堂能融入,4.2%的学生大部分课堂不能融入,0.7%的学生全部不能,表现在不能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产生厌学情绪、某些科目遇到问题等。
初一新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如何调整自己,融入集体,寻找到归属感,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调查发现,大约有73%的学生对所在的班集体很满意,,和班里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很好并新交了朋友。当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非学习方面的),43.5%的学生选择好朋友帮忙,选择家人的仅为24.1%,这预示着他们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希望从同辈群体中获得更多的心理需要,家长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对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自我感觉哪几个方面适应存在问题,问题较多的前三位依次是学习(51.1%)、精神状态(41.2%)、情绪状态(38.7%),由此可见,初一新生该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保持开朗、乐观,这样才能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和集体当中。
(2)家长问卷:亲子关系类型反映了家庭的心理亲密程度,其对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都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家长与孩子关系为朋友关系的占55.4%,大约30.4%认为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其他关系的约占14%。在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上,家长普遍最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约77%),其次是学习成绩、心理健康、适应能力等,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重视不够。在家长问卷中,大约85%的家长认为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尤其是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会首先想到家长,而学生问卷中首先倾向于同辈群体。在调查中,关于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的状态,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存在较大冲突,比如你认为你的孩子在学校快乐吗?大约86.7%的家长持肯定意见,而约占38.7%学生认为自己在入学适应中有情绪状态问题,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心理方面没有深入关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约占48.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大约49.6%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这说明家长和子女之间缺少深入的情感沟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
2.家庭心理关怀对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的心理关怀对学生的总体入学适应有显著影响。初一是青春萌芽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伴随着变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其心理活动常常处于矛盾状态。当他们进入新环境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心理适应问题,此时他们可以借助的最有效的外力,即家庭,在遇到心理适应问题时除了会向家长求助以外,还会不断与家长交流分享,因此可以更好地適应。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存在“两轻两重”的特点——重子女教育投资,轻家庭文化建设;重子女学业监督,轻子女心理支持。在调查中,父母更多的是倾向于物质上的给予、学习上的期望,却忽略了心理上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初一新生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的相互作用下,经历着起伏不定的激化、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