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教学工作室为载体重构中职物理项目化教学研究

2019-11-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卢世伟 本文字数:2576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行,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学工作室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教学工作室进行简要概述,并结合新加坡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与教学工作室之间进行渗透,最后分析中职学校物理课程中基于教学工作室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重构方法,以期供中职物理教学工作者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室;物理;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26-02
   中职教育中传统的物理课堂带给学生的感受大多是枯燥的,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较低,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而教学工作室模式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一次颠覆性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教学情境、内容、方式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中职物理的教学质量。再加上现代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物理也应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革,教学工作室的教学方式正迎合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因此,本文以中职物理教学为例,具体地分析教学工作室在其融合中的重构模式,以期更好地激发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学生与社会的适应推动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建设力度。
   一、教学工作室的定义及特点
   (一)教学工作室的定义
   所谓教学工作室,就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导师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寻找合理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就中职院校教学而言,教学工作室模式的出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体验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其更清楚地了解社会企业对物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快速地明确好就业方向。
   (二)教学工作室的特点
   通常来说,教学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企业与中职学校进行长期稳定的“工作室制”实践教学合作,根据协议的共同教学实践合作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学生在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具有双重身份,对学校而言是学生,对企业而言既是学生又是员工,需要遵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规章制度。(3)学生在为企业创造价值期间,作为企业的员工,其付出劳动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更好地审视自身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针对能力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深入学习。(4)教学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双方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查评估,对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比较突出的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学生,企业可以优先录用,在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条件下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教学工作室在中职物理教学重构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中职物理若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教学工作室作为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在当前的中职物理教学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因为教学工作室不仅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操作实验,参与企业的生产制作中来,到车间实地感受工作氛围。这种比较新奇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全面型人才
   传统的中职物理教育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封闭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却不善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不适用于如今的职业教育改革。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中职物理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工作室能够在教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物理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好物理基础,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物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重构教学工作室与物理项目化教学的融合
   (一)依托物理教学领域行家和企业专家,打造项目化物理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物理教学委员会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调整中职学校所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根据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工作室的引领下进行学科物理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物理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的设计、工作室化的详细精品教案的制订、物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参照校中厂模式创设,建立工作室项目导师和企业行家专家库,如参考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每学期、每门课或者一些综合性项目都會设置一定的教学项目内容,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以解决企业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且新加坡工教局重点强调了职业教育中需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坚持“重技能、强思考、育爱心”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在学生课时分配上,理论课占40%,技能开发占60%,包括实验课占20%、项目开发占18%、工厂实习占22%。总的来说,以市场需要为主导教学,通过不同的实际项目开发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而且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打造教学工厂数量丰富、企业类型比较全面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这对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都能够参与物理项目化学习之中,体验工厂实地工作环境、内容、氛围等,达到工作室与项目化教学的高度融合。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