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学做合一”在中职机械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罗玉玲 本文字数:2759
  [摘           要]  “学教合一”这一教学理论最初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和应用。“学做合一”在中职机械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倡的是“学”与“做”的有机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的拓展与延伸,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相吻合。从中职机械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对“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相关措施建议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    键   词]  “学做合一”;中职机械课程;实践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62-02
   中职机械课程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甚至会给今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其中,“学做合一”这一理念有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知识讲解并重的位置上,提倡“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考核学习成效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更没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开展,导致机械课程教学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之感,逐渐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很多中职学生虽然取得了毕业证书,却难以在职业岗位上站稳脚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实践操作环节中变得畏手畏脚,甚至束手无策。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下,提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要求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同样要在做中学。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怎样做的事,就应当怎样去教。譬如游水的事,应当到池沼里去教,不应当在课堂上教。倘若只在课堂上教,而不去池沼中学习,即使学了好几年,恐怕一到池里,仍不免要沉下去的。”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正确的引导
  特别是在实践操作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与自主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掘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辨事物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正是当前社会对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学生敢于尝试,愿意参与到实践环节当中,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而且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唯有让学生犯错,他们才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找到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从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逐渐转变成引导者,并且将主导者的地位交还给学生。不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确立教学目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考虑,凡事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身的专业水平获得持续不断的提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妨以任务为主线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迈入自主探究的学习轨道中,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一些适合的课题任务,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都比较接近。例如,每个小组都由相同比例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组成,,同时,让那些性格外向积极的学生带动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男生、女生比例也要适当等。还可以视情况选一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对每一位成员进行分工,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课题任务。在以小组形式完成某一项课题任务的过程中,从最初接收任务到问题的提出,再到规划操作步骤,准备所需器材,进入到具体操作阶段,记录各项操作数据,分析得出最终结果。
   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专业资料,通过无数次的交流探讨与实践操作才能圆满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但可以使每一名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获得全面提升,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助、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这对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实施小组教学的过程中,还涉及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课题任务的合理布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学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哪方面的操作技能需要提升,哪方面的实践教学比重还有所欠缺,哪方面专业技术是学生今后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等等。只有在明确具体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如在学习液压传动时这一内容时,学生容易在流量、流速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上出现争议,有的学生认为与密度有关,有的学生则认为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这时,教师就要把握這一机会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研究密度,另一组负责研究体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之前的猜想。当两个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再由小组长对本组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总结。最终由教师公布实验结果,对学生给予正确的理论性指导。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了实践经验。所以说,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得,有所悟。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