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胡格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2019-11-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毕丽丽 孙明燕 王彩娥 本文字数:2489
  [摘           要]  当前中职学校教学中,更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流程熟练操作,但随着人工智能的爆发,机器人将慢慢取代人工操作,中职学生毕业的岗位受到挑战。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知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胡格教学模式”更注重非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他们提出教育要为青年人应对未来的生活挑战提供“有用的工具”,我们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传递我们的思想。
  [关    键   词]  胡格教学模式;中职院校;物流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60-02
   根据北京市教委与德国巴符州教育部合作计划,2017年启动了“物流专业素质本位教育教学试验班项目”。全市共有7所中高职学校参与试验项目,,北京市商业学校是唯一一所中职学校。笔者有幸参与其中,2018年经过9期培训,对2017届新生进行学习领域的授课,在授课中采用胡格教学模式,深刻体会该模式在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很有效果,同时反思如何把德国胡格教学模式本土化。
   一、胡格教学模式介绍
   胡格教授系德国知名职业教育专家,其团队独创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被称为“胡格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职教课堂教学生态。
   下图是胡格模式学习过程循环:
   胡格模式的学习循环是先确定目标,目标主要以能力为主,开发项目课程体系,按照完整的行动导向六步法: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来实施。每一步按照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固化循环,指导形式基于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不是改进教学的真正出发点,出发点应该是教学的能力目标。
   将总教学目标分解到每次课,目标包含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胡格先生又把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为非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源自两个方面的目标。非专业能力包括五个层级:阅读书写能力、沟通演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态度和工作方式、友善和人文。专业能力包括名义性能力、功能性能力、程序性能力和构建能力。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非专业能力都是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二)递进式项目化——教学内容
   胡格认为,“从学生现在的起点出发,对接现在企业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现代课堂的教学任务。”胡格教学模式强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过程,构建了物流专业“递进式项目化”课程体系。所谓递进,就是按照难易程度,分解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能力的跃升。所谓项目,就是课程完全按照由簡单到复杂设计和制作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把学生社团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贯穿于三年的学习中作为专业和非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补充。
   (三)“三明治式”——教学设计
   所谓“三明治式”,就是以学习心理学为基础,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把个体学习、合作学习、集体学习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系统。从学年的教学规划到每个月的教学计划,再到每周教学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实施流程都要进行预先的细致设计。根据工作任务完整的行动模型,单元教学设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六个阶段的要求,在每个阶段都要渗透“三明治式”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胡格教法在物流专业课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一定要源于你的理念,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胡格的教学方法很多很细,选择时强调一定考虑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在什么时段用。目前我们一共总结出42种教学方法,8种团队拓展方法,在课端使用8种,在课中使用25种,在课尾使用11种。有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用在不同阶段。
   (一)理论知识类——关键词的应用
   胡格教学模式下关键词的应用特别灵活,特别是在理论学习的时候用到很多教学方法跟关键词有关,比如关键词陈述法、关键词海报法、关键词问答卡片、关键词学习总结法、关键词连线复习法、关键词分类讨论法等。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采用阅读文章—提炼关键词—用关键词,可以陈述、可以配对、可以连线、做海报、画流程等,可以配合其他的教学方法使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建立思维逻辑,提升综合能力。
   比如运输里面涉及很多法律条文的学习。
   阶段一(自学):独立阅读专业文章,通读理解,找出关键词句。
   承运人是收取费用接受运输委托任务的一方,无论其自行执行运输任务,将任务下包给另外的承运人,还是将来自不同托运人的多个运输子任务集合为一个整体运输服务。一般来讲,只要运输工具上的货物在第一个装载地点装运上车并固定好,运输即为开始,到收货人产生卸货意愿时即为结束。该过程中意义上的损害可以是:
   (1)货物损害。 一批送货或部分送货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害或丢失,根据CMR第17和23条承运人承担责任。
   (2)货物连带损害。这里是指货物损害产生的间接后果造成的财产损害。例如:交付的一批窗户送到建筑工地上时损坏,因此而导致安装工无法工作。货物连带损害就是安装工因缺少可使用的材料而损失的工作时间。根据CMR条例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