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子云 本文字数:2649
[摘 要]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纷纷开设了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力求打造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从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建设过程需要首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成长趋势,再针对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课程改革方案,加快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进而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主要针对高职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物联网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10-02
物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是依赖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所衍生的新兴信息技术,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在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结合现阶段市场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尽可能顺应市场发展规律,进而满足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育需求。过程中要求高职院校肩负自身的社会职责,加快互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改革,从而为此专业课程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物联网层次架构
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发展方向,然后再做好准确的定位,同时,意识到人才培育模式与物联网层次构架两者间的密切关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育模式。可将物联网分为4个主要架构,分别为创新应用层、感知识别层、管理服务层与网络构建层。
其中的创新应用层主要是运用电脑、移动终端以及平板电脑等设备,再借助其中的应用程序实现物联网的有效应用。应用层涉及诸多的处理系统,其中包括服务应用处理系统以及业务应用处理协调,这部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将会结合使用者的信息处理指令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在任务处理后,还将反馈所处理的信息,并借助传感器,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这就会使物联网的各个环节处于连续的状态,整个运行过程也将更加智能化。感知识别层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数据,需借助内部感知设备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感知从而获取对应的信息,再将信息传递给所有需要的环节。管理服务层则主要负责对网络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归纳,同时及时提供给应用层。网络构建层最主要是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互联网络逐步实现数据的计算、转换与传输[1-3]。
二、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课堂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内容,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能力与感知技术的应用能力,训练信息可靠传输拥有能力与感知技术的应用能力,学会利用互联网硬件软件做好相应的推广,逐步培育物联网工程实施能力,进而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技术型人才。
三、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一)确定改革思路
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改革,可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1)加强校企合作,并逐步形成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过程中要求教学工作人员掌握现阶段物联网企业的人才培育需求,并尽可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将项目作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育作为基本目标,而后构筑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或始终秉承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逐步形成集合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基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促使学生快速成长,进而适应物联网应用技术专業课程改革的形势。(3)重视社会调研,与企业内部的研究人员加强联系,真正实现三位一体,针对具体的改革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对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4)设置专门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主要由4个模块所构成,分别为选修课、公共课程、职业技术课与基础课程。其中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之后进入社会也可具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并进行针对性选择,有利于实现其人生价值与个人价值;公共课程的设置则是根据教育部门所提出的硬性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置;而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程两者之间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基础课是技术课程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方能进一步掌握更高水平的技术,从而实现质的提升[4-5]。
(二)高职物联网专业教材改革
现阶段高职院校互联网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材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设置的教材内容,虽说近几年来,部分教研人员意识到教材改革的重要性,但是仍旧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新及优化,大部分均是照搬本科教育,或对本教材进行删减,其中的理论知识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高职学生来讲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其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过多,未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对高职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培养来讲无疑是不利的,难以培育高技能型人才,日后所培育的人才步入工作岗位也很难发挥其专业优势,将因缺少实践经验抑或是技能水平不够而无法满足岗位的职责需求。
基于此,在高职物联网专业教材改革的过程中,需尽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校企合作,与其内部管理人员或负责人加强联系,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所提出的硬性标准,做好数据分析及总结,而后研发针对性的校企合作教材,使之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并使所培育的人才合乎市场需求。(2)尽可能选择省级或国家级所规划的教材,从而使教材的应用更具权威性,保证内容的规范性与科学性。(3)打造高素质师资团队,要求这部分教研工作者加强对于物联网专业教材改革的研究,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专业范围内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等,编写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及成长需要的特色教材[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