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曾育联 本文字数:2457
  [摘           要]  中职学前教育在受到国家重视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社会质疑的声音,如何优化中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成为重要话题。其中,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基础性课程,首先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部分。对如何有效进行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传统教学现状入手,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权作抛砖引玉之举。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22-02
   中职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缺少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职教育的社会热度越来越高。有些人开始质疑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有足够高的素质从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背景
   (一)中职教育的国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的提出,把学前教育事业推向大力发展阶段[1]。这预示着從国家层面起,我国的学前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里培养优秀的教师,造福下一代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的社会偏见
   在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社会现实下,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近些年显得步履维艰,生源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令人忧虑。就学前教育生源素质来说,虽然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幼教热”的出现使近年招生人数增加,但生源素质已和过去相差甚远。这也导致了社会大众对中职教育的质疑和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的前行道路变得坎坷起来。因此,有效进行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下一代儿童教育的负责表现,也是消除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偏见,推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引路课程。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更充分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事实和规律,针对性开展保教活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成长。
   二、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现状
   由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如概念多而抽象、理论性较强等,加之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学好它本就难度不小。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认识到,如若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收效并不理想。而这一现状在许多基层中职校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传统课堂讲授法
   许多教师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一对多的枯燥讲学,往往不能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有效转化。传授知识最快速的方式或许是可以依靠一对多的讲学来完成,但要达到“转化”目的,传统课堂讲学的“满堂灌”是不足的。大量抽象的概念和专业知识,会快速消耗学生在一堂课内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传统的讲学无法缓和这一现实困境。学生累积一知半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缺乏实践机会,是无法完成知识有效转化的。
   (二)缺少对真实幼儿环境的接触
   缺少对学前儿童的真实关注,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难以与学前儿童“共情”,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比较主观片面。学前教育工作者最终总是要面对学前儿童,因此在中职教育阶段,学校及教师就应该尽可能提供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学前儿童。
   (三)考核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专业知识记忆为主的考核方式等于是在告诉学生,这一门课的重点就是背诵,背会的知识点越多,对课程的掌握度越高。不可否认,基础知识是这门课的根基,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实践能力也应纳入考核要求,引导学生对实践的重视。
   三、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跟中职学生有许多的接触。发现相较普通高中生,他们其实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在结束三年的中职教育后要进入工作岗位,未来就业的恐慌感以及身为学生的稚嫩心态在他们身上交织,形成冲突,有时候会导致一些不可控的“出格”行为。其次,他们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根据笔者的观察,中职学生普遍有较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除了对学习感到吃力之外,他们对其他大小活动总有饱满的热情和想法。
   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有效的教学策略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一)宏观角度
   1.重视师德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对师德的培养,尤其对奋斗在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学前儿童来说是启蒙老师,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盏启明灯。然而,中职阶段的学生尚处在青春期,不可避免会存在叛逆心理,对这部分学生,中职教师要细心引导,从情理角度教化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师德建设,提高自身即将成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2.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