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背景下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

2019-11-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军旗 本文字数:2678
  [摘           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互联为特征的“互联网+”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的发展热潮。互联网与教育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解构并重构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对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能够将传统的心理教育与互联网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重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及综合能力。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70-02
   将互联网与教育有效融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将创新思维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效融合势必会带来全新的教育变革,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当对其充分重视,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引导,进一步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效借助互联网环境为学生提供虚拟开放的平台,能够使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查询想要了解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各类信息。教师也能够有效应用互联网整合资源,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化指导,帮助学生疏导排忧、缓解忧虑情绪。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要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摒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开展内容丰富且多元的教育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而言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防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危机干预为出发点,重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压能力。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坚持发展性与干预相结合的模式,能够着眼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提高综合素养。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规模也在逐步完善,普遍构建了班级与系部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形成了以课堂活动与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普查与危机干预、知识宣传与咨询服务、调查研究多元一体的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但是由于受到机制体制以及工作方法等众多影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存在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高职学生严峻的身心健康问题,所以,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进一步建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应当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多重变革,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能够将传统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生动趣味的互动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时间与空间束缚,能够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能够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通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强互联网线上实时匿名交流与心理测试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帮助学生解除顾虑,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心理宣泄以及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排忧解难,确保心理测试的客观准确。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之为攻心教育,相较传统的学科教育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教学效果难以考量。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变革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阵地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网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同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有效应用好校园网平台,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推送社会以及教育热点问题,可以在校园网的内部搭建专题模块,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在网站显眼位置设置心灵驿站等各项专栏,,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在线咨询,能够得到心理教师的在线引导和解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端口,使学生能够以匿名形式随时进行心理检测,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并且得到心理教师的在线疏导。同时也应当有效加强信息交流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应当抢占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教育发展新模式,通过校园网以及论坛、公众号与QQ群、手机移动APP等,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平台,搭建全覆盖、全方位的互联网交流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优势,摒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束缚,通过网络的虚拟性也能够帮助学生解除忧虑,进一步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使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但是,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心理问题的开放交流,需要专门教师有效掌握交流情况,有效避免交流失控,同時要重视正确舆论的引导,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能够积极高效地传播正能量,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