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数字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9-11-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吴振志 本文字数:2727
  [摘           要]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更赋予了艺术作品丰富的人文情感。基于此,从数字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出发,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探索,以期对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有所借鉴。
  [关    键   词]  数字信息技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212-02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数字信息技术
    城市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基于公共服务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如雕塑、公园、文化馆、商业街区等都在此列,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承载着塑造城市形象的责任,也同样担负着引领大众文化,引导大众审美的作用。由于城市这一载体的存在,使城市公共艺术承担传递大众文化以及审美的责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民众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甘心于作城市公共艺术的欣赏者与旁观者,而是希望成为公共艺术的参与者与塑造者,在与公共艺术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强化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被挖掘,而将数字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利用“声”“电”“光”效果的融合,呈现出新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则成为当前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思路。与传统的艺术设计相比,数字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设计者通过对视频、音乐、图像等文件的分析、编辑形成全新的视觉效果。目前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数字影像技术、交互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公共艺术的表达范围,为民众呈现出一种更加直观、生动、新颖的艺术形式。
    二、数字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城市居民公共艺术审美需求、体验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思路。根据数字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的多元化功能,其在设计应用中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科技性原则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设计者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不再局限于艺术的技术技巧层面,而是延伸到了现代科技层面。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魅力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即数字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拓宽了艺术创作范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体验,因此,设计者应将装置技术、影像技术、灯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融合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并不断探索高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内涵与形式,打破传统公共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同时利用声、电、光效果,实现公共艺术的变化与调整,以适应不同时间、空间民众的审美需求,以便于其更好地呈现数字化公共艺术价值。
    (二)体验性原则
    允许民众直接参与,并在参与中根据主观意愿不断探索艺术内涵,从而强化情感体验,是数字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体现。传统城市公共艺术主要以欣赏为主,如对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出于保护的需要,受众只能远观,难以亲身体验艺术的细节,更无法与艺术作品产生互动;城市博物馆中馆藏只能在橱窗中与民众见面等,这种欣赏体验从身体、心理、情感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隔阂,难以切身体会公共艺术的内涵。而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设计者可以为民众提供虚拟化的体验空间,为民众设计不同的体验角度,打造不同的体验点,以丰富作品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民众参与,从而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
    (三)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是在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主要强调的是单方面的传递,如公共画展为民众提供艺术熏陶;城市雕塑为民众渗透城市文化特色等。这种单方面的交流如今已经难以满足民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需求,因此,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作品的设计者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平等、双向的信息交换,从民众需求出发丰富、完善艺术设计内容,如设计者可以利用空间移动、画面变化、发声等方式,转变公共艺术的影像、色彩、造型,呈現出动态化的艺术形式,在情感、思想上与民众进行互动交流。
    (四)虚拟性原则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城市公共艺术在空间范围上得到了无限的延展,设计者可以利用网络空间、虚拟空间打破现实空间的局限,让作品与民众实现多维度交流,从而获得最佳的互动收益。如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应用LED显像媒介材料设计的皇冠喷泉就体现了数字艺术的虚拟特点,受众可以隔着玻璃瀑布砖墙,真切地感受墙上LED画面呈现的瀑布,而这其中还穿插了1000位芝加哥市民的面孔以及金字塔、撒尿小童等影像,使民众的想象力在虚拟空间中延伸,并拓宽了实际环境空间的阻碍,形成了新的艺术体验。
    三、数字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灯光技术
    灯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方式和情感表达,从视觉上为民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富有意境的体验,提高了城市建筑的审美价值。如北京“鸟巢”体育馆在功能区的空间外墙与观众看台背墙的红色墙面部分,使用红光投射照亮,设计者采用LED灯具以还原中国红的色彩,在红光投射中,为确保红色色调舒适、纯正,设计者经过反复调试,确定红光、白光、黄光的比例为4 ∶ 3 ∶ 3,这样墙体的红光投射不仅颜色纯正,还呈现出火焰般的温暖,传递出喜庆吉祥的浓郁中国韵味;红色墙面在照明过程中还能够动态调控颜色,让墙面在正红色与橘红色之间无限变化,色调从暖到冷,富有层次性,并且与体育馆的比赛情况相融合,体现了丰富的艺术设计内涵。此外,剪影效果也是“鸟巢”灯光技术运用的重要体现,设计者利用内亮外暗的灯光效果,将白天极具视觉冲击的鸟巢钢筋结构形成独特的剪影,为建筑平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