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中 黄晶晶 本文字数:2599
[摘 要] 在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中,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成才是教师不可推诿的职责。而在当代大时代的要求下工匠精神成为现在的热词,作为当代青年必须拥有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成为迫在眉睫的要求。对此,学校展开技能大赛及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针对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讨论。为做到培养当代青年新精神来转换教师的旧思想,从长远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出现决定了其出现的历史必要性意义。不是时代选择了工匠精神,而是人们日益上升的物欲要求以及对产品精雕细琢的执着追求转变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趋向与“三观”。为了进一步完善当代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为下一代的成人成才进行规划,也为了提升教师本身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养的拓展,进一步深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培养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为了促进时代的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技术的职业前景拓展,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及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建成迫在眉睫。
[关 鍵 词] 工匠精神培育;时代精神;专业技能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228-02
一、从基层做起,真正了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的时代课题。对教师而言,严谨地向学生传经授道,诲人不倦就是教师的工匠精神。而为了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素养,专业技能教育体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教师的主要问题。工匠精神或许是一种对当前所做的事情精益求精,不断追求优秀与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它不仅要求人对这件事情本身心怀敬畏,为之不懈努力,以一种必须的心态为这件事情不懈努力地付出,更考验了其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度以及责任心。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苦工恒心地反复劳作,也考验着本身的专注力以及强迫症似的完美程度。最重要的便是,不仅将这些优秀的、美好的品质外化于行更要内化于心。由小见大,从学生到家庭,从家庭到整个国家,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完美转身,也正是由于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焦裕禄精神曾经是我们的追求,铁人王进喜曾经是我们的榜样。今天,工匠精神是我们的革新,为了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工匠精神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要提升的品质。那么,应该如何基于技能大赛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中将工匠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呢?作为为学生传经授道的老师,我们又应该如何为学生正确地传达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在传授他们专业技能的教学中也同时提升他们的个人信仰和工作精神呢?
二、扭转旧人旧思想,培育新人新思维
从何时开始,专业技能的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固化的思维,人们更少地对学生的内心教育发展以及思想教育进行人道主义关怀,更多的是一种只针对于技术的培训意见,很明显的是学生心理阴影与压力日益增长,产生了厌学弃学的心态,逐渐成为技能产出的人型机器。这与我们社会要求的教书育人观念严重偏离。所谓工匠精神成为一纸空谈。以这样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不仅学生难以成长、教师难以成长、学校难以成长,整个国家也难以成长。技能技术成为死板的东西,没有了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所以,在时代的要求与号召下,为了做到真正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开拓,我们更加应该理解并且提倡工匠精神。只有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这种概念,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职业道德追求精神,让学生不仅可以从课本上、实践中学习到精神,也更可以从他们的前辈中、时代中感悟灵魂。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开拓更多的专业性技能讲座,让学生从更多的事、更多的人、更多的体会中明白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只有在这种理念下,长期培养的学生才会有信仰至上的职业追求,拥有所谓的工匠精神。
学生不应该是服从于时代、服从于工作、服从于日常学习的、麻木的奴隶,作为时代的行人,他们应该率先拥有这种工匠精神,并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实现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能够掌握技术的人,而不是一种人形工具。这种人文素养的要求将伴随着我们新的一代成为持久以恒的追求。
三、多方位、多方式体现真正五位一体
除去日常必需的课程时常教学要求,学校还该拓展其他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从多个方面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五位一体:如专题研讨会、专题学习会,或者深入基层,深入工作岗位,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从而真正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的需求,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应该怎样提升工匠精神。只有在真正认识了工匠精神之后学生才有可能以其为标杆不断努力。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件产品、每一条产业链、每一种工艺背后的时代精神以及它所包含的内涵才有可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锻炼自己的精神和意志,从多个方面提升自己,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只有在真正感悟了时代的发展、专业技术的未来,才会更加尊重一位工匠的职能以及精神。我们不应该再以传统的要求和标准来严格地统一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从一种多元化的发展中打造另一个新的标准出来,从真正的工匠精神要求中衡量一个学生可以找到的平衡制约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和专注度,也对教师的职业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对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从不同的思路打破常规的发展。工匠精神可以进一步推动时代的进步,但也由此决定了它的传承性以及不同寻常的局限度,工匠精神虽然是时代热词,但也面临无人传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精益求精的匠人注定是断层式的发展,浮躁的时代气息注定了匠人精神无法进一步拓展,工匠精神无法更广泛地发挥影响作用,也无法推广开来。正因如此,学校才应该从多个角度贯穿始终将工匠精神传播。不仅是日常的学习,还应该是思想教育实践培养,从学校基层做到自始至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