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典 本文字数:2456
[摘 要] 近十年來,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在规模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动力是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强化办学特色,重点是弘扬大学文化。
[关 键 词] 内涵发展;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34-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总人数已达到3000万,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这无疑给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推动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内涵式发展就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内外部资源,塑造自身特色,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模式。而外延式发展是指通过增加学校硬件设施、占地面积、学生人数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模式。
这两种发展模式并不完全对立,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不再扩张规模,而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系。因此,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当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坚持内涵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它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出现了问题,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仍有不少毕业生因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社会上很多人对目前的高等教育持怀疑态度,更有甚者放弃读大学,部分用人单位也表示,现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质量大不如前,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不断加强
高等学院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场所,实行的管理体制应以学术发展为主,需要权衡好学术和行政两方面的力量,然而,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都趋向于行政化,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在教学管理层面,教师才是高校的主体,但由于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发展,日常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都被行政力量所支配,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引发了教师和学校行政层之间的矛盾;其次,科学研究管理的行政化。在高校,行政力量可以支配课题和论文发表方面的资源,并且缺乏公开透明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这就很容易造成教育腐败。
(三)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趋同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各级高校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形成办学特色。
然而,部分高校目前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问题,一些低层次院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盲目提高办学层次,严重忽视自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出现专业设置重复、专科向本科看齐、师范向综合看齐等现象。这种办学定位严重趋同化,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高层次人才无工作可找,低层次工作无人才可招的尴尬局面。
(四)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在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要由外延式发展转变成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1862年,伴随着《莫里尔法案》的颁布,美国掀起了扩张高校规模的狂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美国选择了内涵式发展模式,坚持以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和办学体制为核心,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软实力,激发各类教育要素的潜能,同时也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弘扬,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1.改变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学生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一味地满堂灌,由于课堂规模扩大,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因此,要倡导小班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教育,还要注意思想品格的培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拓宽学生的视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注重理论、实践和育人相结合,防止出现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的联合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