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灵曦 本文字数:3069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全方位综合性的角度进行考量。高校开展思政课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方面较多,对学生能够起到思想性、理论性的提示作用。论述中以思政课的质量提升为主要的研究核心,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方法为途径来探索在思政课的效果提升上应该进行的试验性研究,为新时期思政课能够更好地开展提供创新性的理论。
[关 键 词] 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创新;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47-03
高等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和新社会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同样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不可替代的课程,思政课同样要创新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在思政课开展的过程中,要因势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教育的真正价值渗透到学生的心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通过自身精神饱满和豪迈的气概来武装自己。思政课的创新不仅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思政课教学思想培育为研究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对思政课创新理论的研究来强化思政课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方式方法,让思想教育能够和人们的实践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应用性操作。
一、当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使精神生活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思想方面的建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各个发展层面都呈现出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那么反映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高校的学生家境优越,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找不到自己的理想和需要,大多数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培育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理想规划比较模糊,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也是比较肤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对新时期学生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精准的目的,教学理念落后,,思政课毫无新意,学生不愿意去探讨思想境界的问题,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架构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非常让人失望的。思政课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指导理念、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
社会越是快速发展,越需要人们在思想上具有坚定的信仰,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关键性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能够起到对人思想提高契领的作用,更能够让学生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先进理论文化的熏陶。如果思想政治课没有真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作为一门常规性的课程进行教学,就无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高校在思想政治课建构的过程中缺乏理念的先进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归于平庸,而没有成为学生思想建构中的引领。
(二)教学整体过程封闭单一
从信息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有些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沿用传统的思维。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整体过程封闭单一,仍然是思政课的重要特点,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理念上的偏差,更存在教学整体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现实需要的问题,思政课成为学生不愿意上的课。这主要是由于思政课的整体教学过程封闭单一,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更没有因材施教,也无法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思政课实际上要执行的方针是知行合一,让人才培养能够既获得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又获得政治教育为先理念上的认识,让人才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让学生更加关注人文关怀。根据学生的专业个性、知识结构、家庭背景开展教育,那么在现阶段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讲解的一些理论过于传统,甚至有些内容过于落后,很多内容都与现代社会存在脱节的现象。思政课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过程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思政课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父母一代甚至更久远的历史知识,那么思政课成为没有魅力的课程,这与当前因材施教的落实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需要整合鲜活的教学内容,那么在思政课的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在当前高校中存在教育教学模式落后的主要弊端,在未来思政课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思政课要进行教学整体过程的建构,才能够使思政课真正以思想来引导行动,以理念来指导现实,使思政课能够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让思政课成为学生不断修正自身错误,能够纠正自身问题的有效课堂。
(三)课堂教学内容狭窄
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课堂内容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在当前的高校教学内容中沿用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而在内容教学设计上传统内容占据的比例较大,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讲解为主,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往往占的比例较小,而当前高校学生接受的教育是中西方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学生善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更多的学生要求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以教师为主导的引导作用仍然存在,那么有的教师政治理论素养较高,所教授的知识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而有的教师在思政课上往往是引经据典而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方面过于落后,甚至有的教学内容是千篇一律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思政课上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束缚,学生在思政课上与教师之间仍然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在现代课堂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要,这种方法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状态,也适合高校教育的集中特点,那么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上,都要以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为主题要求,通过立体性的建构来实施教育活动,这种模式让教育教学能够互动起来,让学习能够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思想探索的过程,这种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潜在能力,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然而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当前高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内容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整合,没有结合时事的要求,教育教学在内容的具体执行方面无法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学生在课堂和课程体系的架构中丢失了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没有架构起良性的教学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