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静 王璇 贺晓莹 本文字数:2701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微课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仪器分析课程是所有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仪器分析课程,不仅可以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开展实验检测的能力,因此主要根据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探讨微课模式在应用型本科專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微课模式;应用型本科;仪器分析;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08-02
微课是近几年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了课堂教学由“教学”向“导学”过渡性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内外学者对微课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而我国对微课的基本认识就是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微课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教师要通过微课教学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将具体阐述微课模式在应用型本科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中,仪器分析理论课程和仪器分析实验通常是在一个学期里同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教师讲完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实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导致学生产生了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验探究的心理。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本科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完成实验的时候,主要根据实验讲义来完成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另外,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也是设计一些基础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所占的比例很小,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培养。
另外,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仪器分析课程所占的课时比较少、仪器台套数较少等,因此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亲手操作并完成实验。
二、微课模式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采用微课模式,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将知识点拍成5~8分钟的微视频,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课后对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温习巩固。因为微课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连贯性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重难点提炼出来,并且压缩课程的容量,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教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后,在学习方面基本不受学校和家长的约束,全靠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往往一些学生的自律性很差,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这项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仪器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为微课内容丰富,画面感强,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分子发光的基本原理”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介绍N.Monardes、Stokes、Goppelsroder、Jette和West等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分子发光基本原理的好奇心。
(二)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仪器分析课程中包括许多抽象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很难被学生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传统的学生学习仪器分析课程的主要方法是看教材资料,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和乏味的心理,而且对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将微课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记忆,而且学生在通过课后观看微课视频也可以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比如学生在学习“红外光谱”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清楚地看到制作的溴化钾膜片的厚度,从而避免了透光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出现。比如学生在学习压片机的过程中,很难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压片机的装卸顺序,学生通过观看这一节的微课视频之后,可以理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和装卸过程,从而避免操作错误现象的出现。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微课不仅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微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很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并且教师在设计好微课之后,学生可以在课后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和理解,从而可以使教师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给一个班的学生甚至两个班的学生上课,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是将微课应用到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凡事都有两面性,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微课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作用,必须对运用微课教学的时机和方式有正确的把握,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教师应该控制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如果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的时间太长,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视频中,不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另外,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相关的教师也要不断对微课教学进行创新,不仅要保证微课视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且要保证微课视频的新颖性,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不仅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对微课视频制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