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建芳 本文字数:2528
[摘 要] 探讨中职课程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调整思考,并分享该课程在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经验。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施;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16-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也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教育信息化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再现场景、渲染氛围、简化步骤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当着更多的中介作用,,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及合理利用,使课程教学的所有环节信息化,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极大的意义。
二、中职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学情分析
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识读、选用和检测、电路元器件的焊接装配技术、电路识读、电路的调试与检测等内容,课程授课内容涵盖面广、实践性强、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高,该课程是一门培养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课程。让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在未来学习、工作中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专业成长能力,是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好等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畏惧理论学习,常因对电路工作原理不熟悉以致电路调试、检修成功率不高;
2.对操作技能细节掌握细腻度不够,常因使用仪器、工具过程中操作不当、装配过程操作失误等原因以致电路装配质量不佳、故障率高;
3.分层学习不足,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深化学习不足,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
4.学生没有利用信息化资源提升学习的习惯,网络没有有效为学习服务,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需进一步培养。
近来在教育信息化的鼓舞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使课程教学环节信息化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上述几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基于“互聯网+”教学模式下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内容总体设计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将课程授课内容遵从由易至难、进阶衔接原则分拆知识点,并把分拆后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到六个教学项目中,项目间进阶衔接形成课程的知识链,增强知识技能点的系统性,与此同时,将每一个教学项目成果都设计为若干个学生感兴趣的电子产品,增加知识技能点的趣味性。
(二)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思路
1.降低电路识读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心理负担
利用EDA仿真技术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同时使用虚拟仪器辅助电路分析,降低电路识读难度,同时结合实物操作演示、视频、动画、图文资料等方式直观呈现课程知识、技能要点,并制作成系统、配套的课程微课资源。利用微课的微小、直观、精准的特点使知识技能的传授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细分知识点,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细腻度
剖析每个教学项目必须要具备哪些知识点,细分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看书就能明白,哪些知识点是必须通过讲解、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才能明白的。把项目中必须讲解或演示操作过程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程资源。教学项目知识点拆分得越细越好,拆得越细,学生查找知识点时定位越精准,与之对应的微课内容越精炼。微课小而精,学生心理上接受度提高,学习欲望增强,通过对细微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细腻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中识读、装配、调试、检修电路的成功率。
3.构建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升教学层次性、有效性及针对性
利用蓝墨云班课整合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在线学习平台,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利用学习平台课前导预习、课中导实践、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分层学习。学生随时随地登录学习平台进行相关学习,随时连线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或获取指导意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开发相配套的在线习题库及在线测试,教师和学生随时有效检测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使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具有更高的针对性;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根据课前学情数据的分析制定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三)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教学实施
1.课前学习
教师课前在蓝墨云班课推送学习资源及学习任务,利用微信、QQ、蓝墨云班课讨论区等通讯工具逐层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点等方式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准备。教师收集、分析学生课前的学习数据,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课堂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制定学生学习目标、构建学习小组,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差异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