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

2019-12-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牛剑 本文字数:2642
  [摘           要]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我國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教育要求,要求教育事业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此培养出全面发展型人才。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实行校企合作模式,以此锻炼技术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毕业后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打好基础。但在校企合作模式中,我国校本教材存在一定的问题,依旧运用传统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难以满足校企合作需求。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32-02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学院为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过程中响应国家号召,运用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的需求为基础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国际教育事业中,双元制教学模式、工学交替教育模式与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之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使企业与学校共赢。但我国现阶段的校本教材研究难以满足校企合作要求,因此,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应对校本教材开发应用进行创新,以此发挥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真正价值。
   一、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校本教材的建设现状
   (一)教材基本体系成型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教育学院在校本教材的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随着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深入发展,教育事业中的教材建设发展进入蓬勃阶段,大部分教育学院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以此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在教材设计中,校本教材基础建设已经成型,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方式融入教材中,从而体现出校本教材的特色。
   (二)明确教材建设理念
   我国校本教材奖励初期,大部分校本教材内容由教师进行编写。但我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入,大部分教育事业的校本教材由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编写,以此能在编写过程中将实际案例融入进去,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明确校本教材建设理念,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品种众多
   目前,随着教育事业越来越注重校本教材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难以与其他教育事业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导致校本教材种类较多,但内容大部分不一致,影响人才的发展。同时,校本教材大部分都由教师进行编写,由专家进行审核,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忽略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导致最终出版的教材存在一定问题。教材的选题较为凌乱,缺乏系统性,难以对人才产生积极影响。并且,此种校本教材还具有同质化现象,最终影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内容较为陈旧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设计校本教材过程中,未曾形成成熟的设计系统。因此,教师在设计校本教材内容时,仅是凭借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设计内容,难以与时俱进增添新知识。同时,一部分教师为节省时间,在设计教材时,仅是将教材内容的章改成节,以此蒙混过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未来参与工作时,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有机的联系
   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有大量的重复现象,有严重脱节现象,有的一门课程的前后部分无法衔接。比如物理的电学知识还未学习,电工课程就开始学习复杂电路,数学三角函数还未学习,电工课程开始学习三相交流电,,专业理论知识未授或未授完,学生就已经走上实习实训的岗位了。这不符合教学的系统性原则。
   三、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策略
   (一)注重顶层设计
   根据现阶段教育事业校本教材设计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事业应积极进行改革,在进行校本教材设计时,应注重顶层设计。首先,在设计校本教材之前,教师应建立设计大纲,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填充教材内容。其次,应设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指导,添加最新的技术,完善校本教材内容。最后,应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对校本教材进行设计,以此能够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除此之外,教育事业在进行校本教材设计时,应对教师的编写进行监督,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以此全面提升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
   (二)依托企业力量
   教育事业中的专业技术教育需要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编写。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在编写过程中将自身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此编写出简单易懂的校本教材。而企业工作人员在企业工作中积累一定的实际经验,有效地掌握企业以及编写专业的发展方向,在编写过程中能够添加实际案例,以此能够提升校本教材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应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参与编写过程,为提升人才质量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三)注重人文教育
   教育事业在进行基础课程校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融入人文素养,以此培养人才的职业道德,使其在未来参与激烈就业竞争时,拥有良好的基础,以此获得理想的工作。因此,在编写基础课程教材内容时,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编写辅助模块,在辅助模块中体现出职业道德相关知识,以此完善校本教材内容。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真正的价值,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教育水平,不断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