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岚 本文字数:2544
[摘 要]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科学应用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基于此,先就焊接教学的现状以及改革发展思路加以阐述,然后就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模式应用要点加以阐述,然后就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探究,为焊接实训教学发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 键 词] 焊接专业;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70-02
处在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这也是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需要从这一层面加强重视,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一、焊接教学的现状以及改革发展思路
(一)焊接教学的现状
从焊接教学的现状能发现,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学生综合素质低
焊接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的因素中,学生因素是比较突出的。由于焊接专业学生多是男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不足,这就会影响学习的质量[1]。再有就是受到学习条件的影响比较突出,人数比较多以及工位相对比较少,材料的应用相对比较有限,这就比较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学生的练习次数也比较少,影响了焊接教学的质量。
2.教学设备的应用和实际需求没有满足
焊接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教学设备的科学应用是比较关键的,这是提高焊接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从实际的教学现状能发现,主要是在资金因素的影响下,焊接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没有及时跟进,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目标,从而一些比较先进的焊接仪器以及设备不能在实际教学中加以科学应用,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2]。
3.理论和实践教学没有协调发展
焊接教学工作实施中,由于实践性特点比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从实际现状能看到,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少,校内的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和教学内容以及社会的脱节比较严重,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所学的知识技能无法得到应用。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重视,而没有充分注重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焊接教学改革发展思路
焊接教学过程中要从改革方面加强重视,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焊接实训教育的质量。应用型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環节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新思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注重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及时转变,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焊接教学过程中,改革工作的落实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培养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专业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焊接实践的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模式应用要点
(一)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焊接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为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需要将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科学应用,学生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都能在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下得到良好发展。能够在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下实施针对性训练,让学生能够做到仪态的端庄,上台发言不怯场以及开口僵化先问好,在该模式的应用下,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和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发展有积极作用[4]。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能够对理论实践的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调整,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学生在焊接实训的练习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以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促进学生成长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有助于完善课程体系,从整体上保障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再者,在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下,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在理论讲解和实践的结合操作下,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及时地在实践中得以应用,,采用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的建立,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吸收理论知识。
另外,焊接教学中采用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能够对学生后续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训理实一体化模式,能将学生的焊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经验,促进学生迅速地掌握焊接的技能,这样就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二)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要点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这一模式的科学应用,从整体上发挥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掌握好模式的应用要点。
1.注重教学计划的科学设计
焊接教学过程中对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下,部分专业知识不能在这一课堂中加以学习,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安排方面,就要对相应课程另行安排[5]。焊接夹具设计以及特征焊接技术等知识点内容,需要安排相应教学课时,一体化的课程安排就不能占据高级工阶段全部课时,只有从教学的计划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保障这一教学模式的良好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