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全山 本文字数:2567
[摘 要] 稳定的专业思想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分析了影响中职护生专业思想形成和稳定的因素。从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引导专业思想形成等八个方面探讨加强中职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中职护生;专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96-02
专业思想是指护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理性认识和态度,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包括护生对护理专业及对今后从事的与专业相关职业的观点和态度[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稳定的专业思想可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减少护生流失,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影响中职护生专业思想因素的分析
(一)护生因素
1.学习目标不明确
中职护生入学时,年龄多在15岁左右,“三观”尚未形成,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的职业取向尚未形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据调查显示,关于护生入学原因和动机,仅有26.71%是个人理想而选择填报护理专业,其余多是父母、中学班主任等引导填报的[2],并非热爱护理专业。
2.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
有研究表明,有68.6%的护生对护理专业缺乏了解[3],不知道护理专业的内涵,更不了解护理职业的社会地位、前景和发展空间,缺乏学习动机致使对护理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影响专业思想形成。
3.学习能力较差
多数中职护生在普教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加上护理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重,致使学习成绩较差,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情绪,失去学习护理专业的信心。
4.心理素质较差
首先,护生适应能力差。从初中进入中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课程内容理解记忆的较多,课外作业较少,管理相对开放等这些变化,有的护生不适应,感到无所适从,不求上进。其次,中职护生自信心不足。由于在普教阶段学习成绩一直不佳,常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造成自卑心理。加上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缺乏信心,感到学习力不从心,逐步厌倦学习,不利于专业思想形成[4]。最后,中职护生的自控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经不住一些不良因素(如手机游戏、高年级学生,同乡消极态度、伤护事件等)的诱惑或影响,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
(二)学校因素
1.专业思想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思想教育。只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集中的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整个德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护生专业思想的形成、稳定和强化。
2.教学改革深度不够
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自由涣散等管教不严,这些都不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
(三)家庭因素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子女,或由爷爷奶奶看管,护生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与他人协作、奉献精神等品质,责任意识不强,自由涣散、纪律观念淡漠等。
2.家庭教育过于简单,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一旦学习达不到预目标,就责备、讥讽,甚至打骂孩子。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逐步厌倦学习,不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和稳定。
(四)社会因素
社会对护理专业认识片面,甚至有偏见,对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护理在医院是从属地位、工作简单、重医轻护现象普遍。护士工作量大,既苦又脏又累,薪酬偏低,伺候病人,护患关系紧张,伤护事件层出不穷等,这些负面因素和片面认识直接影响护生的专业思想。
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策略与思考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引导专业思想形成
新生入学对新学习环境、学习课程都感到陌生、新鲜、好奇,对护理专业一知半解或一片空白,这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应加大力度,进行系统专业思想教育。
1.开展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专题报告。由分管教学的领导或教务科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什么是护理专业、发展简史、护理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发展空间(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应职业的社会地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发展空间(如职称晋升),使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个清晰认识,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
2.安排资深专业课教师介绍护理专业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等,引导护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3.聘请在护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护理专家举办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说明护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健康与安危,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民族的昌盛;护士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更是生命的守護神。增强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护理职业认同感是指护生承认自己是一名护理专业学生,以及将来的护士身份,认可护理专业的价值,从心里接受并对该专业的各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评价,是良好职业素质的基础。能够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热情,促进心身健康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