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红 本文字数:2495
[摘 要] 随着网络课堂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开设网络课堂,维吾尔语阅读是维吾尔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深入剖析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并探索教学新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教师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对维吾尔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浅谈。
[关 键 词] 维吾尔语阅读;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28-02
一、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授课教师在围绕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笔者对教学改革实践
有以下体会和认识。
二、维吾尔语阅读课程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方面的困境
首先,开设维吾尔语专业课程较少;其次,开设维吾尔语阅读的总学时偏少。这只能保证基本内容的讲授,但是缺乏实践训练,将会影响学生对维吾尔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降低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方面的困境
维吾尔语阅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始终引不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目前的教学资料是从维吾尔语《人民日报》《新疆日报》《民族文学》等报纸杂志摘抄下来。因此教材内容有的不适合学生使用,学生不易把握,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此,要想引起学生对维吾尔语阅读的兴趣,必须对现行的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维吾尔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维吾尔语教学方面必须坚持教学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适当运用趣事穿插法、师生互动法、伟人激励法等有趣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维吾尔语学习的兴趣,而维吾尔语阅读教学改革应从改革教学大纲,制作规范的维吾尔语阅读教案和课件,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使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可极大地增强授课的趣味性、生动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改革措施
(一)明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设计理念
维吾尔语阅读是维吾尔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创建多种民族语言共存的和谐发展的校园语言环境。其次通过情文并茂的美文朗读及人际交往礼仪的示范练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文化熏陶,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维吾尔语阅读能力,通过学习、训练能够用维吾尔语准确、清楚、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为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原则
维吾尔语阅读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音练习的纠正,学习维吾尔语阅读的主要障碍是受到母语的影响,要纠正长期以来养成的发音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懂得分析语音,掌握发音原理和发音技巧,进而纠正错误发音,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二是语流音变训练。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制定了几点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的原则
该课程是维吾尔语专业课程之一,首先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的原则。课堂教学以“方法指导”“示例示范”“个别训练”“强化训练”等环节组成。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各种動脑动口的教学形式,保证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2.因材施教的原则
维吾尔语学习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训练中我们以纠正发音为主要目的,科学系统地培养阅读理念和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了解维吾尔语阅读训练方法和训练材料的编排是突出重点和难点。
3.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课程教学、训练内容的编排顺序是建立在对施教群体和受教群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受教群体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我们按照教学内容,以字词的朗读训练为主;口语表达训练中以语篇朗读,话题说话训练为主。阅读训练材料按照从易到难,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充分体现维吾尔语阅读训练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难点
1.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手势法、图示法、对比带音法等。尤其手势法在语音教学效果方面显著,如果朗读时带领学生做手势,教学和学习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2.充分发挥教师示范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亲自为学生在朗读、发音方面提供示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发音和口语技巧,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某项口语技能的特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音练习掌握技能,最后是独立发音巩固技能,这环节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听力语音分析能力。教师指导方法讲究科学的、人文的指导方法,既有个别的典型指导,又有全面的复习巩固;既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便利,又突出教师的关键示范;既有课堂的训练指正,又有课外赏析练习等。在训练中注重训练的过程,注意对学生的激发鼓励,对学生的训练成果予以及时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