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视域下中职会计专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

2020-01-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成玉祥 本文字数:2808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中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氛围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从而起到会计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优化以及教学趣味性提升的效果。基于此,主要探究在“互联网+”视域下如何构建中职会计专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会计专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28-0028-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会计专业实务处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模式,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加以改进,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与内容。另外,中职会计教师还需要注重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改进,从而为社会与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化实用型会计人才。
   一、“互联网+”形势下我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互联网+”与会计教学思维与理念的融合
   “互联网+”视域下,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学校以及教室等外部因素,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课程以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例如翻转课堂、微课、雨课堂、慕课等。虽然“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最大限度上加大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中职院校对“互联网+”教育理念认识不清,仅仅是依靠购买机器、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等形式来开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模式大都流于表面,无法发挥“互联网+”教育理念的真正作用。“互联网+”与会计教学思维与理念缺乏有效的融合,不利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效率真正地提升。
   (二)滞后的教学模式,信息化课程体系融合不足
   现阶段,中职会计课程通常所采用的是三位一体式的体系内容,即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三位一体化。虽然当前课证融合的理念已经提出,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必须对原有的会计教学模式加以改变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的专业化人才。对中职院校而言,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时,需要增加新兴的会计学科信息化课程,改变原来会计专业教学拘泥于教室、教材以及黑板上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还有一部分中职院校引进了现代化的学习模拟软件,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但是由于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学校没有聘请专门的人才进行指导,导致现代化信息技术软件在会计日常教学中得不到真正的运用,最终出现多方面脱节的问题。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一部分中职院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购买,但是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在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仅仅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解决浅层次的问题,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利用。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改变与创新原有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而这则需要系统化的培训才能够完善。基于此,需要让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会计本身属于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兼具的学科。因此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在做好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参与到会计实践操作中去。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对“互联网+”会计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从而导致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教学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理论教学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僵化,另一方面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只是以简单的上机操作为主,学生对会计知识认识较为浅显,无法实现自身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构建会计学专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需要加强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学。对中职会计课程而言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学、法律、工商管理以及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胜任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另外,“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中职会计学专业建设的需要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注重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等会计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实操流程,并且能够综合运用财务预算、财务决策、企业的控制分析等会计理论熟练地解决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账务问题。因此,需要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核心发展的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适应社会并且服务社会的机会。
   (三)中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要
   现阶段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由于会计专业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用人标准,使其供需情况产生矛盾。尤其是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如今,,职业教育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中职院校的扩招以及在提升全民素质的要求下使中职教育逐渐朝着大众教育的方向转型。而中职教育的转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审核评估的日益严格,要求中职院校必须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求学,促进学校生源质量的提升,这对中职院校社会形象以及办学地位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构架能够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招聘本校毕业生,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