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

2020-01-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许小丽 本文字数:2484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成为以后教学的趋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86-02
   中职班级的学生,学习习惯、课堂的专注程度、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传统的黑板粉笔,“老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各种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
   教师可以建立并更新数学课程资源。包括微课、测试题、知识点复习等。学生随时可以登录查看学习内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的微课视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发布测试题,学生自主测试后,可以看到错题和分析,还有成绩和排名。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超星平台中的选人、抢答、分组任务、主题讨论,都是学生喜欢的功能,将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也应用到函数图像中,模拟实验和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发布主题,学生发表讨论,活跃课堂氛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破重难点。
   (三)优化课堂
   传统的黑板板演,我们只能了解少数几个同学的掌握情况,而且黑板板演会占用很长时间。尤其是几何图形,学生将几何图形拍照上传的超星平台,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每位同学的答题情况并给出评价。学生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也可以相互评价。这样做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第二册第八章第七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实际应用”的基础和前奏。此外,本节课还蕴涵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中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只会让他们昏昏欲睡。信息化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观察、总结、归纳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了解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该部分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是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还不清楚。需要课上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三)教学策略
   根据中职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大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的难点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化手段:Geogebra和几何画板的数学软件,微课、超星平台等辅助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法(发布任务点)、情境教学法、模拟演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研究数学理论的新视角。
   (四)教学设计
   1.课前任务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网上搜集生活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在超星平台的群聊中讨论并总结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交、相切。数学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中数学的美。然后要求学生在超星平台学习微课,复习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了解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和步骤。生动的微课讲解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通过超星平台完成课前测试,测试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分析整合教学的共性问题,方便上课做针对性的讲解。
   2.课堂教学
   (1)情境引入
   将课前上传到超星平台的生活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图片展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自行车、眼镜、盘子和筷子等,体验生活中数学的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演示探究
   針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首先教师引领学生使用Geogebra动态数学软件来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软件同步体现方程、图形和作图的步骤,将代数与几何很好地结合,学生享受电脑尺规作图的乐趣,同时掌握几何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学生观看直线的运动过程,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来判断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代表总结并得出结论。通过两个数学软件的使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深刻体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由此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此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探究,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结论。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